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198篇
综合类   203篇
水路运输   136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我国铁路建设中广泛使用桩网复合地基这种地基处理型式。桩网复合地基就是以桩作为竖向增强体,以网作为水平增强体的联合型复合地基。以厦深铁路潮汕车站的深厚软土地基处理项目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建立FLAC3D三维数值模型,对潮汕车站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填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设置不同桩间距、不同桩帽尺寸对比分析了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规律。为施工期间的沉降预测及控制工后沉降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2.
考虑实际交通流中车辆驾驶员的主观能动性,改进交通冲突技术机械式假设的不足,提出交通流自适应临界状态概念.构建车速差、减速度差和行程时间差等3个模型,量化交通流运营状态的自适应能力.以安全车头时距和实际车头时距的差值,评价实时交通流运营安全性.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临界状态的运营风险与历史事故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3.
预制空心块地温调控技术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块石层调控路基地温是冻土工程主动冷却路基的一种重要措施,有关块石层的降温性能和对流换热过程是冻土工程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试验基于块石层的对流换热机理以及影响块石降温性能和对流过程的因素,提出一种新型的空心块石路基结构,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空心块石层的对流过程、温度特性及降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高精度微风速探测,首次获得封闭条件下空心块石层的对流特征和温度特性的关系,实测证实对流换热过程的存在。研究发现,换热过程和换热强度的差异导致温度曲线的非对称性,对流换热是空心块石层降温的根本原因;空心块石层上下表面温差和对流速度大小存在一定的联系,对流速度和对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降温效果;空心块石层降温效果相当显著,并且垂直堆放方式和大尺寸空心块因具有较畅通的对流通道,降温速度更快且效率高,对流放热时间明显延长。该试验研究成果将对该种新型工程措施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和改进,以及在冻土区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4.
现代战场电磁信号环境日益复杂,仅某一种算法不能准确地分选雷达信号。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序列差值直方图算法和改进的PRI变换法的综合分选方法来估计脉冲重复间隔。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的信号环境中可以对雷达脉冲信号实时地进行准确分选。  相似文献   
155.
以简支梁、三维框架结构、Benchmark框架模型、海洋平台结构为分析对象,选择柔度差值曲率法、模态应变能法、改进后的模态应变能法和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方法(CMCM)等4种结构损伤定位指标,对分析对象的抗噪声干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态应变能法和CMCM方法对于结构损伤定位均有较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156.
该文主要介绍笔者在长江几座大桥实践上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尤其在几种助沉措施的比较和定位工作中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7.
王晋璧  惠阵江  王乾 《公路》2012,(1):19-22
针对同一路面板的板中、板边、板角之间弯沉差与板底脱空的关系在规范中并未有明确说明,且国内外研究也较少的情况,以烟台~威海高速路试验段为依托工程,对板底脱空的弯沉评价指标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BB)和落锤式弯沉仪(FWD)对比测量,并计算同板板中与板边中点、板角弯沉差,在此基础上,经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静动弯沉值判定脱空的评定标准。试验路的钻芯结果表明,基于同板弯沉差的板底脱空判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8.
为了合理评估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基于已进行的软土地基上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破坏机理研究,提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简化分析方法,结合3个典型算例,与基于桩身抗剪强度的传统复合地基稳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的复合地基稳定计算方法,采用桩身抗剪强度将显著高估路堤稳定性,桩身等效抗剪强度法可更好地反映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采用等效荷载法、等效砂桩法和等效抗剪强度法计算得到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很接近;采用英国BS 8006规范方法、等效荷载法、摩擦接触法计算得到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显著依赖于桩土应力比。建议对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采用多种简化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保证设计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3种不同油品的排放试验验证及对3种油品检测结果分析,基本能够反映出我国现有国Ⅲ油品对摩托车产品排放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油品质量可靠,可放心使用;另外,油品对排放结果的影响较大,而我国油品整体上会造成排放污染物中NO_x偏高,建议摩托车企业在进行国Ⅲ和将来国Ⅳ匹配时,考虑油品的质量,从而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0.
考虑坡体滑移的最不利工况,以滑动面为分界面,分析了双排桩与坡体作用的作用机理与关系表达式;引入p-y曲线法模拟桩间土与双排桩接触非线性特征,并结合经典土压力理论与相关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对其参数进行了求解,由此建立了双排抗滑桩与桩周土体非线性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导出双排桩不同特征桩段微分方程,利用横系梁传力协调作用及边界条件,提出了双排桩桩身内力和位移的有限差分迭代算法。试验对比分析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方法可用于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