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292篇
综合类   486篇
水路运输   204篇
铁路运输   330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合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通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桩间土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随软土固结时间提高的特性,得到了动力触探曲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理论分析了地基处理后瞬时桩间土承载力与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得到了时间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的规律,给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为碎石桩复合地基上层的路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铁客运站无柱雨棚结构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在收集已建高铁客运站无柱雨棚结构工程造价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侧式客站无柱雨棚结构工程造价选取了相应的几个主要影响变量。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和二次响应曲面模型,通过拟合模型的对比分析与实例验证,提出二次响应曲面模型在高铁侧式站无柱雨棚结构工程造价估算上的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二次响应曲面模型研究得出各主要敏感因素对无柱雨棚结构工程造价的敏感程度。从投资角度为高铁侧式站无柱雨棚结构体系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结合秦沈沟海联络线的工程应用实例,当客运专线车站与普速车站区间设有通过信号机,且客运专线车站所辖区间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编码,而普速车站所辖区间采用无绝缘轨道电路继电编码时;为满足普速车站站内联锁及电码化对离去轨继电器的要求,设计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有轨电车在组团式城市有着良好的区域适用性。通过分析现代有轨电车车站分布对吸引客流、乘客出行时间、工程造价和项目运营的影响,为站点布设提供理论基础。以运营效率最优兼顾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为目标,从车站工程费用、运营费用(车辆购置费)、运营收入(车费收入)和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4个部分建立有轨电车站间距优化模型;并用Matlab编程求解,结合成都市IT大道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相关资料,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有轨电车能实现70 km/h速度的最小站间距为0.631 km,一般现代有轨电车的合理站间距为0.5~0.9 km;该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度较高,可以为现代有轨电车车站分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L"形两线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换乘站类型,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较为完善的上海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根据车站站位不同,把"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归纳为错开式、重叠式两大类型;每一种类型根据立体布局形式不同再进行细分,并从换乘距离、便捷性、安全性等角度对不同类型L形换乘布局方案站进行特点分析,并进行可行方案的补充,对今后"L"形两线换乘站布局方案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念 《电气化铁道》2010,21(2):35-36,40
在接触网终点设计常规下锚结构形式下,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装卸作业线股道接触网终点的有效行车距离无法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货物列车要求。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接触网终点下锚结构形式,改进后的下锚结构形式能在不影响龙门吊作业的前提下延长接触网终点有效行车距离,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取送货物列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Cross-efficiency DEA的中间站运营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传统DEA存在的局限性,在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的中间站绩效分析方法,在调查收集影响中间站运营绩效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对中间站运营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测算,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各中间站源配置效率的排序,在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决策单元运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为改进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科学性,分析结果表明:Cross-efficiency DEA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决策单元运行效率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轮廓线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面部轮廓曲线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为提取最优面部曲线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人脸曲线特征优选算法。该算法从三维人脸深度图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8条轮廓曲线,作为主要识别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克服表情和光照对人脸识别的消极影响,同时它用最少的轮廓线包含了所需要的人脸识别信息。基于这些人脸轮廓线特征,利用改进的Manhattan距离分类器来提高人脸识别的分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明显提高了人脸识别率,并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求解中央供电两端接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本文根据此种轨道电路在调整态、分路态、断轨态3种工作状态下的四端网数学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参数下仿真分析了轨道电路在断轨态和分路态下的转移阻抗的变化情况,得出轨道电路在断轨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大于分路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以此简化了求解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此种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为此类型轨道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CBTC列车安全定位中通信中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中断的存在会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CBTC列车安全定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列车安全间隔距离。CBTC车地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越区切换中断是导致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根据IEEE 802.11协议的越区切换流程,本文推导出越区切换中断时间与列车速度的关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定位的实现方法和移动闭塞系统中列车安全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通信中断时间与影响安全定位的因素之一——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两列列车追踪运行模型,仿真不同通信中断时间下两列车的追踪间隔距离。采用此关系表达式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仿真结果验证了通信中断时间与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的关系表达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