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280篇
综合类   339篇
水路运输   212篇
铁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样本数据跳跃度较大的情况,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级比平滑检验,对相邻数据级比因子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Sturges拇指规则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有效避免了传统可靠性数据处理中的盲目性和试探性.根据已有的有限数据,在MATLAB中作Smoothing Spline拟合,通过选取合适的邻域半径θ来控制最终的计算结果,提高了对变异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很好的解决数据稳定性问题.最后建立了装备部件经验可靠度曲线及概率密度函数,实例计算结果显示,与直接取算术平均值之间的误差为48.1%,体现了该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在工程实际中具有较强的领域通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2.
Abstract

The motorcycle is a popular mode of transport in Malaysia and developing Asian countries, but its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 in the traffic mix results in high rates of motorcycle accidents. As a result,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decided to segregate motorcycle traffic along its new federal roads a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reduce accidents. However, traffic engineers needed to know the maximum traffic a motorcycle lane could accommodate. Despite substantial literature related to speed–flow–density relationships and capacities of various transport facilities, there is a knowledge gap regarding motorcycle lane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motorcycle speed–flow–density relationships and capacities of exclusive motorcycle lanes in Malaysia. Observations of motorcycle flows and speeds were conducted along existing and experimental motorcycle lanes. Motorcycle speed–density data were aggregated and plotted for two types of observable motorcycle riding behaviour patterns that were influenced by the widths of a motorcycle lane: the headway pattern (lane width ≤ 1.7 m) and the space pattern (lane width > 1.7 m). For both riding patterns,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torcycle speed–density data best fits the logarithmic model and consequently the motorcycle flow–density and speed–flow models are derived. Motorcycle lane capacities for headway and space riding patterns are estimated as 3300 mc/hr/lane and 2200 mc/h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53.
汤怀 《交通标准化》2013,(14):70-71
结合水塘隧道施工实例,针对高瓦斯隧道岩层掘进环节,提出其有效的岩层爆破设计方案,同时对揭煤及煤层掘进的爆破工程,提出有效的安全爆破方案,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54.
李汉渤 《水运工程》2013,(9):169-174
广州南沙2个干船坞软土基坑面积大、开挖深,该软土地基已经过真空预压处理,淤泥层厚且水平向渗透性极 差。鉴于地基土体中残留有经真空预压处理后的排水板,为含水层中地下水在竖向渗流提供了良好通道,结合地质条件、 通过理论推算并开展了深井降水试验研究,最后选用深井井点降水设计方案。实践证明干开挖施工安全、高效,深井降水 法适用、合理。该成果可为类似项目的降水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可为JTS 147-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修订 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55.
袁航  曹晏杰  杨多兵 《水运工程》2013,(10):255-258
根据散货码头取料机的作业方式和智能化研究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智能化取料系统的实现目标,详细描述了系 统的技术方案,包括智能化取料工艺、技术路线、系统架构、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和技术风险,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后所 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956.
在经典数据流的聚类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和密度的高维数据流聚类算法——HpDenStream,该算法结合滑动窗口技术,采用投影算法对高维数据流进行降维处理,并运用密度聚类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占用的存储空间小,算法的工作量少,并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957.
针对武器装备发展对舰船目标特性的需求,本文从电磁散射理论与雷达测试两方面闸述雷达散射截面定义,表明了 RCS在电磁散射理论和工程测量上概念是统一的。归纳岸基 RCS测试的相对比较法,提出岸基雷达在掠海水平方向测试舰船 RCS所需信噪比、采集数据量等要求,讨论远场测试条件,规定了最远和最近测试距离,确保测试舰船 RCS结果的准确性。应用统计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给出处理 RCS均值、误差、概率密度、累计分布函数等方法和应用过程。本文提出的舰船 RCS岸基测试方法,满足武器装备论证、试验鉴定等对舰船RCS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实际应用,研究了基于电化学综合法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检测与评价技术。首先通过3组试件试验研究不同腐蚀条件、不同测试条件对混凝土电阻率、半电池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3种电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得到电化学综合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的递进式评定准则。以某高桩码头检测项目为依托,采用电化学综合法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进行检测,并根据该递进式评定准则对钢筋锈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电化学综合法的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与评价技术可有效提高钢筋锈蚀状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9.
海外干散货码头常设有多点系泊结构,船舶等待装船时系泊使用,其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国内采用尚不广泛。总结吉布提盐业码头项目和几内亚铝业GAC码头项目中多点系泊结构的设计经验,研究多点系泊结构的荷载、工况组合以及锚块、锚链、浮筒和快速脱缆钩等设计方法,并结合optimoor软件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960.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传统密度预估模型精度,开展了沥青混合料密度预估模型参数优化研究。基于混合材料的介电混合模型,引入散射体影响系数v和形状因子u,推导出沥青混合料密度预估理论模型的通用公式;采用Percometer介电常数仪测量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及其组分(沥青和矿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基于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算法,求解通用公式密度预估值与表干法实测密度值的误差最小值,确定了ISO(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Shape Factor Optimization)模型的v和u最优解,并对ISO模型进行了可靠性SW检验;最后通过不同密度预估模型对比分析,验证了ISO模型密度预估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ISO模型的v和u值分别为5.1、-4.5,采用ISO模型预估沥青混合料密度有效可靠;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越小,ISO模型密度预估值与实测密度值的拟合优度越高,平均相对误差越小;相对瑞雷模型和ALL模型,ISO模型密度的预估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空隙率偏大沥青混凝土的密度预估精度。研究为更加准确地预估沥青路面密度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