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6篇 |
免费 | 22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99篇 |
综合类 | 687篇 |
水路运输 | 282篇 |
铁路运输 | 251篇 |
综合运输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68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37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冯雪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3-15,24
论述了高职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的内涵,从人才、实验设备、科研投入及文献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证了高职具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的条件,指出这种技术服务合作应具备的特色,即面向产学结合、面向中小企业、面向教学需要,最后还提出了高职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及保障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72.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机理及典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19-22
本文以LB300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总结了控制系统设计中所涉及到的计量精度控制方法、硬件设计方法、软件编制方法。该设计方法可靠、切合实际。其中计量精度控制方法、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编制方法来自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74.
陈世宁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60-62,65
耐久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5.
郑士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10(5):81-89
为了对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公共停车场的费率和规模进行规划, 建立了规制经营和竞争经营2种管理模式下的停车费和规模优化模型。运用二维逆向选择和动态博弈方法得出了公共停车场最优停车费和规模的制定准则, 分析了各因素对最优停车费和规模的影响。通过对2种模式下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状况和社会福利的比较得知: 经营模式对停车费的影响不定; 竞争经营模式下停车场的规模较规制经营模式下大94.21%;私人停车管理公司的利润较规制经营模式下高67.13%;停车服务需求较规制经营模式下大36.70%, 社会福利较规制经营模式下高41.34%, 可以看出竞争经营模式对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和社会福利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降雨入渗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 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深部柔性位移系统, 对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 揭示了降雨入渗作用下裂土边坡的渐进变形和破坏演化模式; 基于裂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模式, 提出了土体饱和比概念, 将裂隙深度范围滑体分为饱和层和非饱和层; 以土体饱和度变化描述了含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 并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探讨了由裂隙控制的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未形成裂隙的边坡, 连续降小雨时浅层变形受表层基质吸力控制; 裂隙形成后, 雨水沿裂隙快速入渗形成暂态饱和区, 导致基质吸力降幅达82.50%~87.14%, 而由其贡献的抗剪强度迅速损失, 从而形成初期溜滑、片蚀等浅层变形, 降雨停止后坡体仍处于蠕变过程, 坡脚与坡顶位移增幅分别为23.40%和19.39%;蒸发后裂隙规模发展增大了雨水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和边坡破坏规模; 土体经历胀缩、蠕变而变得松散, 裂缝区深部土体体积含水率较初始状态的增幅为205.7%;同一降雨条件下, 初始裂隙深度愈深, 稳定系数愈低, 破坏愈快; 对具有同一裂隙深度的边坡, 其稳定系数随土体饱和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土体饱和比增长愈快, 表征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 这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硬/软磁双层膜体系反磁化机制的微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体系的反磁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模型下,随着软磁层厚度的改变,体系的反磁化过程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式;硬磁层主要是通过形核的畴壁移动来实现其反磁化过程的.且硬磁层的磁化反转形式不仅与软磁层的尺寸密切相关而且与硬磁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对中国现行出租车市场行政审批、拍卖、定额招标等主要准入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指出出租车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应促进服务质量竞争, 促进企业自身建设, 促进运营模式改革, 并维护行业稳定, 建立一个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手段的出租车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对实施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需解决的政策法规配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经营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以及新老政策衔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实际应用表明该机制可以较好地化解政府、出租车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之间的利益矛盾, 促进行业自身建设, 加强行业服务竞争, 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9.
林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77-82
论述了浙江上(虞)三(门)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6#(K92+324~K92+850)特大型深层滑坡的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0.
为划分公路城际出行链模式并分析其形成机制,本文考虑城市内部换乘过程,解析了公路旅客城际出行过程.利用昆明市1 757份公路旅客出行调查问卷数据,提取了公路城际出行链结构特征.通过测算出行链结构值,提出了公路城际出行链模式的划分方法,将公路客运城际出行链模式划分为Ⅰ、Ⅱ、Ⅲ类并分别获取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昆明市公路城际通道的平均运距为237.95 km,公共交通是公路城际出行过程中城市内部换乘的主要交通方式;昆明市公路城际出行链的3类模式占比为13.9∶6.4∶4.7,整体结构较合理;其中,Ⅱ类出行链模式最能体现均衡、稳定的形成机制.对公路城际出行链的形成机制分析发现,收入因素是促使出行链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动力;造成出行链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是市内出行延误,而非城际通道出行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