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8篇
  免费   492篇
公路运输   2196篇
综合类   1850篇
水路运输   1432篇
铁路运输   1153篇
综合运输   16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模态变化对钢桁梁桥的损伤检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改变钢桁梁模型桥单元刚度模拟其结构损伤,利用有限元结构动力分析程序对该模 型桥在”损伤”前后进行了结构动力分析。发现振动模态的变化对单元损伤的程度较为敏感且有 对应关系。选用结构振动模态作为权数,提出了一种对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变化量进行加权处理 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对单元损伤实现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962.
树状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递推组集建模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一种描述多柔体系统的随体坐标系,实现了刚体平动,刚体转动与弹性运动的分解,较好地消除了由于刚体大角度转动而产生的刚弹耦合非线性特性,根据约当变分原理,应用递推组集技术,由外层到内层逐层组装系统动力学方程,概括出一种树状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递推组集建模方法,降低了所需计算机存贮,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963.
高速铁路振动荷载时程的动力反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求解高速铁路竖向振动荷载时程问题,在用Newmark法求解运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求解振动荷载的公式,提出了由振动加速度反求振动荷载时程的动力有限元方法。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计算了列车运行速度分别为230km/h和265km/h时的列车竖向振动荷载时程。发现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了35km/h时,列车竖向振动荷载最大值增加了16.34kN。结果表明由实测振动加速度可以反求振动荷载,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64.
介绍了混凝土重力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分析了该软件对混凝土重力坝的水平变形观测和垂直变形观测的数据处理过程,结合实例测试了该系统,并输出了四种变形观测成果图,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5.
公路收费车道动态称重系统检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重收费的核心就是车道动态称重系统,称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关系到计重收费政策的成败。  相似文献   
966.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是美国正在建设中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柱网络之一,也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全球性信息网络。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它容许全球千百万人相互通信,共享资源。现在,E-MALL和INTERNET被广泛看作全球性商业运营的一个重要工具,作为全球商业系统一部分的船舶,近来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先进的工具。本文介绍通过卫星船站接入INTERNET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967.
强夯技术在刘白高速公路的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表明,在黄土地区,强夯对湿陷性黄土的压实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8.
北京地铁 R4 线北京朝阳站地下 3 层和地下 4 层基坑具有平面几何形状复杂、各级基坑开挖深度不同以及 基坑周边附加荷载不对称等特点。为解决常规基坑支护方案不适应本基坑的问题,研发了直径不相等的双环形钢 筋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并成功实施。详细介绍了双环形内支撑体系的布置、结构参数及施工步序,采用数值模拟方 法建立模拟基坑开挖支护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的实测结果,探讨双环形内支撑体系 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其围护结构变形、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筋混凝土环梁的轴力、钢筋混凝土环梁收 敛等指标均满足控制值要求。工程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双环形内支撑体系具有布置方式灵活、对空间形状不规 则基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坑内部作业空间开阔等优势。  相似文献   
969.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S1线帆路站深基坑降水施工项目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NX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基坑降水施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地下连续墙的变形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呈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勺"曲线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布形...  相似文献   
970.
为研究不同计算模型的精确度及实用性,针对不同的反应位移法模型,以某明挖地铁车站为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进行ANSYS建模计算,并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模型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发现反应位移法比经典反应位移法计算复杂,结果偏差较大;强制反应位移法计算量最小,但在地震作用较大时精度较低;整体反应位移法精度高、计算量小,用于明挖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