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273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231篇
铁路运输   370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舰载设备中的舱门普遍采用电机或机械挡块的结构形式实现舱门开关状态的控制,主要存在使用和维保成本高、结构占用空间大、解锁不便利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自锁式舱门,并对舱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设计和分析,同时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对主要零部件进行计算和校核。此外,采用Simulate进行仿真计算,对舱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强度和刚度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地铁车站三维静态数值计算模型,对列车阻塞隧道时站台滑动门所受的活塞风压进行了计算研究;分别对单、双两种活塞通风条件下,不同活塞风速、阻塞比、滑动门位置对滑动门所受风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活塞通风能够有效减弱活塞风对滑动门的风压;单活塞通风条件下,滑动门在最不利位置时,需克服的最大风压约为230 Pa。  相似文献   
83.
邓实强  丁浩  杨孟  刘帅  陈建忠 《隧道建设》2022,42(2):291-302
为有效检测公路隧道火灾烟雾并预警,针对公路隧道传统火灾烟雾探测器存在的反应慢和功能单一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火灾烟雾视频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烟雾图像特征的公路隧道火灾烟雾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后的Vibe算法模型提取图像运动区域;然后,在YUV色彩空间中确定疑似烟雾区域后利用颜色滤出方法分割出疑似烟雾区域;最后,用从疑似烟雾区域图像中提取的颜色矩和均匀局部二进制模式(ULBP)与灰度共生矩阵(GLCM)构成机器学习分类器的输入向量进行隧道火灾烟雾识别。为满足复杂的隧道环境,对比分析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分类器的烟雾识别效果,选出最优算法作为公路隧道烟雾识别分类器。通过模拟公路隧道火灾烟雾试验视频和某实际公路隧道火灾视频对分类器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检测系统识别性能最优,选取的烟雾特征具有较高识别精度,能够在隧道复杂环境中识别火灾烟雾。  相似文献   
84.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中存在滞留乘客、造成乘客人身伤亡的危险性,由于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无人驾驶过程中,没有值乘人员对列车运行装置进行直接监控,必须由系统替代司机自动判断该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简要叙述站台门间隙探测装置的现状,对站台门间隙探测和列车运行互锁方案进行分析,并对无人驾驶地铁线路的应用解决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5.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对车辆智能化配置需求越来越强烈,面对日趋复杂的车门电子控制设计,新增一个功能就增加一个控制器的方式,不但增加了控制的复杂程度,整车线束也更加复杂,同时由于负载受限制,功能上无法做到多样化。故而国内外主机厂已经将分布式控制方式作为整车架构首选。文章采用左、右前门控制模块分别控制该侧车门上各种功能需求的控制方案,通过对模块的电源及信号采集硬件设计、软件系统架构及车窗防夹的软件设计方案,构建分布式控制方式,实现在提升整车性能的同时,达到有效降低整车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86.
针对地铁、国铁同台驳接入铁路枢纽的地铁车站,地铁地面站台位于交通枢纽内部的特殊形式,站台层的排烟方案需根据建筑形式进行特殊考虑。对站台层的排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火灾烟气模拟,对烟气自然扩散、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3种排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烟气自然蔓延条件下,能见度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由于建筑形式的特殊,无法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为保证安全,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对与国铁站房结合的综合枢纽中地铁车站排烟方式,应将自然排烟的可行性纳入其初期建筑方案中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87.
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是世界上首座城市道路与地铁合建的盾构隧道,隧道的消防设计是保证工程运营安全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公轨两用越江隧道的工程特点,消防设计采用了消火栓系统、泡沫-水喷雾灭火系统、灭火器系统联用的方式,并配备自动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对消防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布置、关键技术参数、设备选型以及技术创新等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南京长江大桥火灾现场调查和造成的桥梁损伤的检测,分析了钢筋和混凝土构件损伤情况,估计了火灾现场、火灾温度。根据相关资料和荷载试验对桥梁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为桥梁的修复、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为了减少商业建筑火灾的群死群伤现象,在简述商场火灾危险性的基础上,进行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时,针对楼梯间防火较弱的情况,提出增加楼梯间火灾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分别是设防烟楼梯间、楼梯间上屋面、室外疏散楼梯以及修改楼梯间细部构造设计,增加储烟量.并论述了这些防火设计措施设置的必要性、各自适用的范围.部分措施,简单易行,能显著增加火灾安全性.供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设计时参考,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编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0.
MAO Yufeng(Guangzhou Metr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010,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