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85篇
公路运输   479篇
综合类   491篇
水路运输   235篇
铁路运输   300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西南及邻区发育分布有大量的可溶岩,随着中西部高速铁路建设的加大,大量的铁路不可避免的穿越岩溶发育区,岩溶问题给该区域的高速铁路选线及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多条已建成和在建的岩溶山区高速铁路岩溶工程地质问题,探讨这些地区高速铁路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岩溶工程地质问题。拟定以地形地貌、气候和高铁主要岩溶问题为主控因素的分区原则,构建高原岩溶区、斜坡过渡带岩溶区、岩溶化平原区等3大高速铁路岩溶工程地质区;在此基础上基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和岩溶水系统特征为控制因素的分区原则,细分为17个高铁岩溶工程地质亚区。高速铁路岩溶工程地质分区的研究成果,有利于针对西南及邻区不同的岩溶工程地质分区特点,制定相应的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方案,以查明铁路建设遇到的复杂岩溶工程地质问题,拟定相应的工程措施,规避铁路建设的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2.
研究拟建安康至重庆高速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经达州(四川)、万州(重庆)两个主要线路方案,提出工程地质比选意见。收集方案研究范围内的区域地质资料,既有公路、铁路的科研报告,相关政府部门的地质灾害报告,大巴山区岩溶特征相关资料。在大巴山区的城口、岚皋等地区,开展地质调绘工作。掌握了沿线的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等工程地质概况,尤其是大巴山区的岩溶发育特征。根据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修建该铁路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对两个主要比选方案,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线路通过大巴山区时,经万州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更复杂,施工风险更大。推荐经达州方案。  相似文献   
13.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穿越藏东横断山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走行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南迦巴瓦东构造结附近,地形环境极其艰险、地质构造极其活跃、不良地质极其发育。分析拟建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拟建铁路具有"九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极为复杂的宏观地质环境孕育了岩爆和软岩大变形、高地温、深大活动断裂带、高位滑坡崩塌、泥石流、溜砂坡(岩屑坡)、雪崩、冰害、生长期高陡卸荷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铁路的勘察设计过程中,本着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原则,探索复杂艰险山区勘察方法手段的革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究重大地质灾害和问题的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14.
轨道不平顺历史数据之间存在里程偏差,若直接用于轨道不平顺劣化趋势模型必将导致其预测精度低的效果,从而增加轨道预防性维修的难度。因此,解决轨道平顺状态检测数据之间的里程偏差问题是实现预防性维修的前提。既有研究假设里程偏差为常数,实际上里程偏差随机产生且随着里程增加而累加。研究建立基于钢轨接头匹配的不平顺数据里程偏差修正模型,从轨检仪右高低原始弦数据中使用均一阈值提取出钢轨接头,对齐两段数据上提取到的所有钢轨接头后利用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修正检测数据之间的同一相邻两钢轨接头之间的不平顺指标,修正后的检测数据相关系数约为0.98,保证了历史数据运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周期时变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周期时变性特征,并根据该特征在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马尔科夫算法,以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用无偏GM(1,1)模型拟合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再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马尔科夫链预测,并采用多转移矩阵排除客流数据中噪声数据的扰动。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短期预测中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建大西铁路乔家山隧道黄土围岩超前预报实例,详细阐述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适用性、原理及操作要点。根据现场检测实例,验证其在黄土隧道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仪表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阐述汽车仪表及其显示装置的作用和组成,汽车仪表的使用条件,现代汽车仪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的汽车仪表和仪表传感器以及稳压器,分析了检修方法及特点,介绍了自制的实用、有效的检修器材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山区公路层间滑移破坏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场调查,初步分析了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的主要原因。应用有限元法,对基层和面层之间的剪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基面层间剪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认为层间最大剪应力主要取决于面层厚度和荷载条件。在前述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DLG A路面材料剪切仪进行了大量的层间滑移室内模拟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层间处理措施、温度、基层类型等因素对层间抗剪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基面层滑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地震监测和覆岩空间结构理论,以山东华丰矿1410工作面为例,分析了“s”型覆岩空间结构的形成,利用理论方法和微地震监测预测并圈定了华丰矿1410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研究了“s”型覆岩空间结构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分布规律,为现场预测和控制冲击地压灾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