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60篇
水路运输   118篇
铁路运输   16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对基于DSP芯片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检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作了简要的介绍,给出了该装置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对硬件各模块电路的工作原理都作了重点的讨论,同时给出了软件中断采样及通讯的流程图。目前该装置已完成试验并将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2.
有源滤波器是对于非线性负荷电流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重要装置,其中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其能实时准确地检测谐波和无功电流。本文结合单相负荷谐波、无功电流检测与平衡变压器能够抑制负序条件,提出了2种能够不受左右供电臂负荷限制,能完全动态检测电气化铁道负序、无功与谐波的检测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下仿真证明该方法可以动态、准确地检测出牵引供电系统负序、谐波及无功电流,并实现三相平衡。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3种适用于牵引供电系统无功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无功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基于函数正交特性和基于有功电流分离方法的无功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检测原理及系统框图,参考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发的BDC-5型牵引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测试的昭通变电所电能质量数据构造负载进行建模仿真,第2种和第3种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4.
高速动车组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车辆设计经验,全面分析了高速动车组的电磁环境,并对高速动车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5.
介绍了25Hz电子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A电码化的综合调整方法及调整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同时对有关联锁试验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6.
35kV环网电缆单相短路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起地铁供电系统电缆单相短路故障,通过对保护动作、短路电流、电流测量、接地系统的全面分析,逐一明确保护拒动、保护误动、短路电流突变等故障原因,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57.
地震勘探用压电加速度检波器频响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应用于地震勘探,从理论上分析了接地刚度以及尾座(锥)附加质量对检波器接收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测试实验进行了幅频和相频响应特性分析,得到了压电式加速度检波器具有宽频响应的特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相互印证,此结果能满足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对检波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8.
首先介绍了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的提出和定义;随后介绍综合接地系统构成、技术优势和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最后介绍综合接地系统在高速铁路静态、动态验收中应进行的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159.
研究目的:雷电一直是危害铁路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雷效果的好坏对地网性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搭建了地网暂态模型,意在对工程实践中典型地网布置方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今后防雷接地奠定重要理论基础。研究结论:(1)结果表明地网电位明显受土壤电阻率、雷电流幅值及网孔大小影响,随着土壤电阻率与雷电流幅值增加,雷击点处地网电位显著增加,但土壤火花放电地网电位并未与雷电流幅值成倍增加,且网孔越小,地网电位衰减越好,以雷电流20 kA土壤电阻率100Ω·m为例,网孔5 m×5 m地网电位与网孔10 m×10 m相比降低了22.3%;(2)研究发现距雷击点地中距离15 m处地网电位衰减基本达到最大,衰减约89%,且衰减程度与雷电流幅值无关;(3)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变电所防雷接地方案优化和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60.
针对雷电对光电建筑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光电建筑遭受直击雷的概率计算方法和防雷等级划分原则,从直击雷、感应雷和接地3个方面提出了光电建筑防雷方案的设计依据,为光电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