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60篇
水路运输   118篇
铁路运输   16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高频地波雷达的目标探测问题,采用时频分析方法研究对海杂波中的非平稳多分量目标探测。讨论了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问题,以及信号的双线性时频分布,通过仿真研究了时频分布性能,尤其是核函数抑制多分量目标的交叉项作用。仿真结果显示,伪Wigner-Ville分布较Wigner-Ville分布对于交叉项的抑制作用较大,而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降低交叉项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预混合式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后台管理软件的改进方案,软件在原有基础上改为基于USB串行通讯方式,增加了MAP图生成模块、FLASH控制模块和爆震检测控制模块等,使得该软件系统更加完善和适用。  相似文献   
23.
冷铣刨机金属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冷铣刨机在路面养护施工中的大量使用,铣刨机金属探测技术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金属探测技术方法的选择和金属探测器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金属探测器安装在铣刨机上的最佳数量、位置和高度。  相似文献   
24.
城市立交接地匝道接地位置的选择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匝道甚至立交的通行效果.针对此问题,结合昆明二环石闸立交接地匝道设置工程实例,首先,对平交口进口道及出口道的匝道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确定接地匝道离地面平交口的最小距离.然后,对如何合理布置匝道口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位置进行了分析,对匝道口在横断面上靠左、靠中、靠右设置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论:接地匝道的接地位置对匝道的通行效果影响很大,接地匝道的匝道口应与地面平交口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将接地匝道口布置在道路横断面中最合适的位置.从工程实例的效果看,匝道通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5.
长春轻轨一期工程信号系统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运营初期出现轻车跳动现象,影响行车安全,并使调度集中系统车次号跟踪功能失效。简要分析轻车跳动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解决轻车跳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6.
董书发  马仕跃 《船电技术》2019,39(1):40-42,46
本文介绍了单芯电缆金属护套常见的接地处理方式,分析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除了和运行负荷的工作电流,电缆排列的方式,线芯的间距有关,还与供电回路数量,护套的接地方式选择有关。最后,结合巴油P70项目采用电缆的参数及分析计算,指出实际敷设中应采用三角型排列,金属护套采用单端接地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7.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相似重复记录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蕾  郭乐江  胡亚慧  程敏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2):168-170,176
设计实现了一个相似重复记录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聚类模块、字段匹配模块和记录匹配模块,支持聚类算法和字段匹配算法的定制扩充。并通过实验对比了几种著名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相似重复记录检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机器视觉的作用、应用领域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机器视觉新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表面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以钢轨电位的降低程度为评价综合接地效果的指标,分析了钢轨电位与综合地线接地阻抗和分流系数的关系,开发了综合接地效果评价系统,研究了影响综合地线接地阻抗和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对比了综合接地效果评价系统的理论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钢轨电位随着综合地线接地阻抗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流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综合地线的选材...  相似文献   
30.
陈允进  王翠  刘健 《水运工程》2011,(9):230-232
振冲法由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现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77年协同引进我国,经过30余年的发展,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振冲碎石桩加固吹填软土(十字板小于20 kPa)取得了较好的地基处理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