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276篇
综合类   371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以实际工程为示例,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方法,并结合实际易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对正确推广执行新规范和做好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均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2.
振动压路机名义振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振动轮悬空振动作了简单分析,给出了振动压路机名义振幅的求解方法,从而得出了名义振幅的表达式,发现振动轮悬空振动振幅是随频率比和阻尼比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3.
真空灌浆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工艺本身有较好的质量控制措施.加上采用合理配比的混合料,且采用塑料波纹管,大大改善了构件的防腐性能,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4.
在适当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SBS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同时低温抗裂性能也显著提高。本文将根据黑龙江省几条高速套路的施工经验.简速SBS改性沥青的抗低温能力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5.
文章针对铁路客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及月度比例系数法的铁路客流预测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预测误差小、精度高、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可为铁路车站客运计划的制定及日常客运工作组织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6.
基于失水率、干缩应变、干缩系数等指标,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条件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干缩性能;回归分析了累计干缩量与时间、累计失水率的关系;通过温缩试验研究了温缩系数与温度区间、平均温缩系数与最大温缩系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多碎石条件下的二灰稳定碎石干缩性能优于常规配比的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分别为8∶12∶80,6∶14∶80,8∶17∶75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干缩性能均优于配合比为5∶10∶75;评价材料温缩性能时以0~-10℃之间的温缩系数为标准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7.
一般认为,只要有足够厚的沥青膜裹附在集料上,就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最小的沥青膜厚度被推荐为6~8μm,本文通过不同的沥青膜厚度与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给出一个合理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208.
通过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系统的研究纤维掺量,纤维类型,沥青用量,击实次数,纤维形状各方面影响因素对砼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及路用性能,并分析了相应的纤维作用机理,旨在发现一些规律来指导混合料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209.
为提升华南地区沥青路面的抗水损性能与耐久性,采用改进型骨架密实沥青混凝土设计下面层结构。根据原材料的选择、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验证,确定了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抗疲劳性能的混合料配比参数,介绍施工前的下封层、附属工程施工工艺与要点;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参数、运输料车的设置、混合料摊铺作业的机械参数设定、混合料碾压过程的方案对比以及施工温度动态监控进行明确;采用无核密度仪、三维探地雷达等无损技术手段评价沥青路面的施工离析、施工厚度均匀性。通过下面层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功能层与混合料施工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及其他路用性能,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10.
以SP-19.0mmNMS(AC-20)沥青混合料为例,介绍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及马歇尔试验的验证结果在青红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