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篇 |
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76篇 |
综合类 | 377篇 |
水路运输 | 52篇 |
铁路运输 | 34篇 |
综合运输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曹玉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571-57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于路面排水结构层的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压实成型方法、强度特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得出了以下结论:集料颗粒的最大粒径选择应以排水层的厚度及该层的结构强度要求为基础;水泥含量、C/A及孔隙率Va是影响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最显著的因素;施工中,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的成型应采用静压成型,不宜采用振动压实;要求集料具有较低的压碎值。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应用橡胶沥青提高了路面强度、抗车辙变形能力和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有效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减薄水泥路面罩面厚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3.
沥青砼路面再生技术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旧沥青砼路面合理再生利用,既节约石料、石油沥青等紧缺资源和节能,降低成本,又可节省占地空间,具有环保意义,近年受到国内外广泛推崇.结合笔者在日本的研究成果,就沥青砼路面的不同再生利用技术中所涉及到的再生工艺、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再生混合料性能、施工设备配套和质量控制等技术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4.
青海省哇加滩黄河特大桥主桥为(104+116+560+116+104)m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承台长42m、宽25.5m、高6m,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桥址区气温垂直分布,日夜温差较大。为避免该桥承台表面出现大面积的温度裂缝,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温度控制。针对桥址气候特点、承台的特殊位置等因素,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水化热总量;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承台1/4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制定保温方案等;通过在混凝土内布设温度传感器,对施工过程进行温度监控,并根据温度数据及时调整保温和水化热排出措施、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差。采取以上措施,承台施工完成时,未发现大面积的温度裂缝,且混凝土的温度峰值和内外温差均在规范允许值之内。 相似文献
55.
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衬砌管片混凝土为研究背景,其管片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低水胶比、高减水率、早强、高耐久性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抗压强度、抗渗要求。管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机制砂代替河砂的使用,配合比的优化,采用机制砂配制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的效果较好,为机制砂在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制作中应用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56.
充分了解和掌握Super混合料与AC混合料在材料选择及其设计理念上的差异,以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Super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结合沥青路面工程实践,比较和分析了Super混合料与AC混合料在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在材料选择方面的主要不同为沥青选择方法、混合料级配组成要求的不同,Super混合料选择沥青时考虑了环境温度和道路荷载情况,S形的Super混合料级配曲线实际上与我国现行规范中的粗级配的AC-C型混合料接近;在配合比设计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试件的成型方法不同、试件的体积参数指标要求的不同,这些差异使得这两种混合料具有完全不同的路用性能和施工特性。若采用马歇尔方法设计Super混合料(或粗级配混合料)时,沥青路面可能存在着出现车辙和水损害的隐患。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张瀚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25(2):74-75
通过对多家沥青拌和设备所使用的燃烧器的监测,研究了目前应用于沥青拌和设备的燃烧器在使用重渣油代替柴油时所遇到燃油难以正常雾化、燃烧,影响燃烧器正常使用的问题,最终得出沥青拌和设备在使用专用燃烧机,并对燃料供给系统进行良好设计和维护下,便可极大地提高重渣油利用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