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0篇
  免费   134篇
公路运输   1118篇
综合类   866篇
水路运输   306篇
铁路运输   635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该文介绍了312国道常州段新武宜运河大桥不对称边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监控的关键技术,论述了施工监控的目的与意义,阐明了线形控制及应力监测的要求、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82.
文章针对路网工程的现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中、小跨径桥梁的梁板安装的施工方法,并说明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厦门九天湖大桥结构分析与施工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天湖大桥是一座建设在软土地基上的三跨连续梁拱组合桥,该文论述了在结构分析建模时考虑到桩基的柔度,采用模拟双柱式基础,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对结构受力有利。文章还阐述了该组合桥的施工特色和施工监控,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监测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和后浇带设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4.
薄壁空心板纵向裂缝的畸变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跨海大桥空心板板底出现有规律的纵向裂缝,运用薄壁结构理论对薄壁空心板进行畸变分析,结合能量法和有限条法计算活载作用下薄壁空心板的畸变应力,并对现行空心板标准图的畸变进行了验算,同时进行了现场荷载试验,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证明薄壁结构的畸变效应是导致空心板板底出现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设计首创组合式刚构-系杆拱拱式桥梁结构体系,设计上采用了“钢”与“混凝土”的材料组合,同时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刚构与钢箱系杆拱的结构组合。要使这一组合式拱桥结构体系安全、经济、美观,结构的细节设计尤为重要,它是确保该桥体系成立的关键,又是确保大桥安全营运的基础。对该桥的边墩接头、系杆锚固键、钢混凝土接头及前次横梁等部分结构的细节设计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6.
随着热量的流动,裂缝会出现和扩展,从而抑制热量流动,并引起结构的应力重分布。此外,对桥梁的温度分布及由此引起的变形规律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在施工中修正桥梁的定位偏差。该文介绍测试技术和热电偶在横向坡度4%的混凝土箱梁桥沿桥墩附近及四分之一跨截面的布置情况。当天气晴朗或多云时,修建期间桥面混凝土温度分布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呈抛物线,最大值出现在高度较高的腹板顶面。此外,该文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桥梁断面温度梯度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这些气候资料来自现场实测和当地气象局。最后,根据气候条件提出在广州地区横坡为4%的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梯度模式。  相似文献   
87.
为推广冷轧带肋钢筋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对配有不同配筋率的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简支标准梁进行了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疲劳破坏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界限配筋率的概念,并推导了折断破坏与弯拉破坏之间和弯拉破坏与剪压破坏之间的界限配筋率。提出了考虑不同配筋率影响的、可供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参考的疲劳方程。通过研究发现:受弯构件适当配置冷轧带肋钢筋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延性,而且其疲劳寿命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8.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针对高强混凝土材料力学行为的特殊性,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通过将普通钢筋均匀“涂抹”于混凝土中,建立综合本构关系矩阵,将由此形成的普通钢筋与混凝土匀质材料整体离散为实体单元,并将预应力钢筋离散为独立的一维单元,用有限元法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型梁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给出了梁受力全过程矿.厂曲线,分析了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特点。为方便结构工程师参考,还对影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配筋率、高跨比等)进行了分析计算,推荐了这些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9.
预弯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预弯组合梁的受力行为,建立预弯组合梁从预弯钢梁加荷到结构破坏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结构的各受力阶段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各阶段预弯钢梁、一期混凝土、二期混凝土的应力和结构变形,并能计算出预弯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破坏荷载。该方法突破了日本学者提出的以弹性分析法为基础的预弯梁计算理论。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十余座预弯组合梁桥的设计分析,取得了良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0.
在柴油可控预混压燃燃烧模式下,进行了油束空间分布锥角及多脉冲参数对排放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155°和125°油束空间分布锥角的两种油嘴时,通过改变多脉冲喷射定时均可控制预混燃烧放热幅度,但对NOx、HC和CO排放的影响不同;在3次和6次多脉冲喷射条件下,采用小分布锥角(125°)油嘴能够增加有效贯穿距离,提高气缸轴线方向的空气利用率,从而在大脉冲喷射定时条件下改善CO排放,并且可减少50%以上的HC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