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14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电力机车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故障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电力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故障问题,探讨了补偿电路工作时的极限状态,指出晶闸管误导通可能出现最危险的过电压,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并建议改变操作控制方式来消除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42.
结合25 000 dwt、19 000 dwt化学品/油船设计项目,介绍了变频器对船舶电网谐波干扰的危害,以及减少谐波干扰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取得十分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根据交流传动机车牵引变压器的工作特点,利用FFT计算了线圈中的谐波电流,并详细推导了交流传动机车牵引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44.
周贵厚  解锦辉 《船电技术》2007,27(5):273-276
本文运用傅里叶分析和绕组函数的方法,推导了集中整距绕组五相感应电动机的磁动势,得出集中整距绕组五相感应电机能更好地增加电机的电磁转矩、提高转矩密度.同时给出了静止坐标系(a-b-c-d-e)下考虑三次谐波电流的数学模型,通过比较绕组中加入和不加入三次谐波电流的仿真波形,得到集中整距绕组五相感应电机加入三次谐波电流能够提高转矩密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成汉  陈辉 《船舶工程》2007,29(1):69-72
综述和探讨了电力推进船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内容包括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三种不同类型推进变频器输入电流的谐波特点,以及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46.
通过高频脱水筛几何模型及力学模型的建立,得出了任意时刻筛箱整体结构的响应,找出了其易产生共振的频段,为振动筛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胡泽刚 《中国修船》2012,25(5):49-51
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元件的快速发展,变频调速在海洋石油工程中也开始成熟的应用,随之在海洋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必须注意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应用所带来的谐波的影响。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关于谐波的实践经验,文章由海洋石油模块钻机系统谐波的产生及影响入手,对工程设计项目中谐波的治理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48.
无谐波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祥 《船电技术》2006,26(2):31-34
文章介绍了一种以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核心器件,运用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的PWM技术,实现异步电动机电源的调压控制的软起动器,它既可达到软起动器控制电动机起动电流的目的,又克服了一般软起动器易产生谐波污染的缺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9.
电力推进动力系统是船舶主推进系统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变频器作为控制电机性能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其动态、稳态特性,并影响船体操纵性能。文章介绍了某5000吨级公务船的使命任务、船型构造和电力系统的组成,接着对12脉冲变频器和AFE变频器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从设备配置、成本价格、谐波控制和可靠性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差异,结合本船实际情况选择了AFE变频器。对于电力推进船舶主推进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空间矢量PWM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间矢量PWM控制技术中两个零矢量的不同分配方案会产生多种PWM方式,并且会对逆变器的控制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文中以空间矢量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PWM控制中的“伏一秒”平衡原理,提出了几种典型空间矢量PWM的实现方法并推导了其目标输出方程及波形.结合仿真分析了它们的开关特性、适用的负载类型以及输出谐波随调制指数的变化情况.经对比认为连续空间矢量PWM适合于低调制指数运行;单纯使用一个零矢量的不连续空间矢量PWM会降低逆变器使用寿命;两个零矢量交替使用的DSVPWM更适合于高调制指数及过调制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