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126篇
公路运输   468篇
综合类   507篇
水路运输   425篇
铁路运输   389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article considers microgenetic algorithms (GAs), which explore in a small population with a few genetic operators, for cutting-path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GAs and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s (SGAs) is how to make a reproductive plan for an improved searching technique because of population choice. It is shown that GAs implementation reaches the near-optimal region much earlier than the SGAs approach, and the GAs give a better solution than simulated annealing (SA).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a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olution of a travelling distributed heat source. The solution of the travelling heat source on nested raw plate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vertices of each nested part of the raw plate. From the fact that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at a piercing point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heat flow which stems from the previous cutting contour, the temperature of all piercing points must be lower than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after each cutting of the components of a part.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is identified as the mechanical melting temperature of steels. A heuristic back-track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find the near-optimum cutting path considering the minimum heat effect on deformation. The heuristic back-tracking method is incorporated with the GAs.  相似文献   
92.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marine compartment fire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governing factors or characteristics of fire-spread phenomena. We present a pseudofield model approach to this problem. We first described a field model of turbulent heat convection based on a standard k – turbulence model.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 two-linked compartment fire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turbulent convection flow induced by the heat released from the fire. Then a more complicated fire-spread problem of multilinked compartment fire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a zone model, in which the amounts of oxygen consumption and gas generation were solved by a gas-balance equations system. The effect of threshold conditions on fire propaga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heat insula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93.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2019,39(4):633-641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94.
刘玉君  张迪夫 《船舶工程》1999,(2):25-27,56
以逐步回归分析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为算法,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3.0软件平台,应用实船板样本数据,开发了水火弯板局部收缩量的建模系统。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城市及交通建设发展迅速,随着上部结构荷载的增大及容许沉降的减小,深长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长桩的力学性态分析成为桩基础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桩顶荷载一位移曲线是桩基础设计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6.
由于有某种热源在海上大空间内移动,使得大空间通风系统也与其他一般大舱空间的通风系统不同.目前国内外对海上大空间通风系统尚无明确的规范及要求.在对大空间通风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和相应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基础上,确定大空间通风系统初步方案,为大空间通风系统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因受环境的制约和建筑设计的要求,常需采用转换梁结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在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中应用情况,对结构方案比选、构件截面设计、指导规程选择及施工措施等进行了论述,提出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能够提高高架车站复杂结构关键部位的受力性能,满足特殊的建筑功能和造型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张发才  陈行  安萌 《交通科技》2011,(4):110-112
以重庆北站北场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和判断了铁路客流对象、车站客流组织、旅客立体换乘、车站功能布局和车站管理模式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铁路客运站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前集散广场、机动车进出通道、交通设施布局、客流组织方面的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9.
邹力 《桥梁建设》2020,50(2):62-66
牌楼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730m的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主跨扁平钢箱梁采用桥面吊机整体吊装、悬臂拼装法施工,施工中采用“梁重转移”技术将待拼装节段与已安装节段分2次进行临时锁定,并提出采用特制的压力调节装置调节该区域受力。为分析该装置对临时锁定区域的受力调节效果,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箱梁节段模型,模拟施工中临时锁定区域的压力调节过程,分析压力调节前、后临时锁定区域的受力及变形,并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力调节装置对临时锁定区域的水平受力优化效果明显,对临时锁定区的相对高差影响不明显;该压力调节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
海河隧道泡沫-水喷雾系统在冬季寒冷条件下运行时,个别雨淋阀组出现局部结冰的现象,对隧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一运营难题,通过现场实测温度及数据分析,对箱体保温进行散热量计算并实测加热功率,对隧道内不同部位的雨淋阀组制定不同的保温措施。得出如下结论: 1)寒冷地区隧道的泡沫-水喷雾系统雨淋阀组应考虑保温。 2)雨淋阀组的保温措施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箱外温度,制定对应的保温措施。 3)洞口位置的雨淋阀组应设置电加热器保温。 4)设置电加热器的雨淋阀箱体,其热量损失与隧道内温度成反比;温度越低,散热量越大,能耗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