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0篇
  免费   608篇
公路运输   2281篇
综合类   1741篇
水路运输   1417篇
铁路运输   1314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高架桥高度变化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加,头车的倾覆力矩系数略微增大,而中间车的倾覆力矩系数逐渐减小,尾车的倾覆力矩系数基本不变。高架桥高度达到15m后,列车的气动六分力基本不随高架桥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92.
张志建  马千里  王新华  关亮  郭忠  张勇  孙庆 《铁道车辆》2012,50(7):4-9,17,1
通过制动试验模拟车轮高温热辐射对红外轴温探测的影响,研究形成特殊轴温波形及探测到高温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研究目的:围岩挤压变形预测是高地应力地区软弱围岩隧道勘察和设计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常用的临界埋深法和临界应力比值法均有局限性,迫切需要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预测方法。研究结论:围岩挤压变形预测可采用强度应力比进行,建议采用Hoek-Brown经验强度公式和GSI法对岩体强度进行估算,F中地应力应取垂直于隧道走向的最大地应力。挤压变形破坏大都发生在F≤1的情况下,而剧烈挤压变形一般发生在F≤0.5时,可将0.5和1分别作为不同级别挤压变形的临界预测值。实践表明,采用F值法对围岩挤压变形进行预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4.
研究目的:盾构直接切断桩基施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该技术在目前还不够成熟,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总结盾构直接过桩的经验和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参数,为进一步研究盾构直接过桩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为类似工程做直接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对软弱地层中盾构过群桩施工技术的研究,得出:(1)控制住切口压力波动值小于0.1 bar;(2)进排浆流量差与推进速度相匹配,控制超挖量;(3)推力在9 500~100 000 kN范围之间;(4)推进速度控制在10~20 mm/min,同时刀盘转速为1.0~1.2 rpm是合适的,控制刀盘扭矩在0.9~1.2 MN.m范围之间。  相似文献   
95.
研究目的:深海吸力式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是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准确求解吸力锚桩的极限承载力,能够为深海海洋结构物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同时,研究深海吸力锚桩极限平衡条件下的失稳机理,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极限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位移加载模式,能够较为准确地求解水平载荷与竖向载荷共同作用情况下吸力式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吸力式锚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稳定性,受水平载荷和竖向载荷的比值以及作用点的位置影响较大。本文工作为工程实际和理论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
杨柳 《电气化铁道》2012,23(5):8-11
针对不同长度的馈线电缆,通过理论计算及ATP仿真,采取适合的接地及补偿措施,将单相交流电通过馈线电缆在护层产生的感应电压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7.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区间一般沿城市交通干道敷设,由于线站位的布置受地面环境的制约,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市政桥梁,桥梁桩基础有可能侵入地铁线路区间隧道,而对于侵入地铁线路空间的桩基必须进行托换截除。以西安地铁1号线三桥站——皂河站工程为例,通过桩基托换的设计方案比较,认为采用明挖基坑托换方案最佳。还介绍桩基托换施工设计的主要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98.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已突破传统的轨道几何检测,朝着综合检测的方向发展。结合安装在我国新一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380B-002的轮轨力检测系统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我国在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评判方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轨道检测技术通过安装在固定车辆(一般为轨道检查车)的连续测量测力轮对测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轨道疲劳寿命影响的角度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测,指导轨道日常养护。该技术是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轨道几何检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它的投入运用将更好的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9.
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工程西江特大桥,主桥水中墩处水深,河床基岩裸露、强度高。重点介绍深水裸岩条件下基础大直径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结合厦深铁路(广东段)4标潮汕站场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施工及沉降变形观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沉降变形观测技术,包括观测断面的选取及布置原则、测试内容、测试元器件的布设、沉降预测方法及预测计算、地基固结度的计算及分析,通过预测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潮汕站场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对指导同类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