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159篇
公路运输   641篇
综合类   439篇
水路运输   236篇
铁路运输   251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trategies designed to reduce these pollutants in port areas, based on a newly developed assessment model to calculate emissions. The case study found that the strategy of reducing the ship’s speed to 12 knots is most effective in cutt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costs, as well as emissions. Adopting an onshore power supply system could reduce CO2 emission by 57.16% and PM by 39.4%. By adopting the strategies of both reduced speed and cold ironing emissions control, a reduction in emissions of 71% to 91% can be achieved with a 20 nautical mile reduced speed zone. Therefore, the goals of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to improve port areas air quality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adopting a green port polic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42.
高英智 《水运工程》2017,(7):175-178
以通州湾腰沙围垦一期通道工程B标抛石组织实施为例,通过开展规划临时航线、设置临时倒驳点、制定倒驳与抛设方案等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形成了针对浅海潮间带区域安全有效地组织水上抛石施工的专项技术方案,并描述了施工中应关注和优化的事项。  相似文献   
43.
机场净空区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和机场净空保护之间的矛盾,分析了气象条件、导航设备、起落航线和飞行技术对机场净空区范围的影响.应用飞行航线理论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机场净空区的组成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升降带的规定,修改端净空区扩散率为15%,端净空区宽度由2 km增大为3 km,将二与三、四级机场的净空区范围分别减小到50%和60%.结果表明现行的机场净空规定既能保证飞行安全,又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以内蒙古在建的大准铁路增二线黄河连续刚构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水平地震单独作用下、《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不同竖向地震分别同水平地震组合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非常明显;水平地震和《铁路桥梁抗震规范》中的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较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大,内力最大增幅为27%,位移为26%。  相似文献   
45.
从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竖琴形、扇形和辐射形三种不同索面布置形式的斜拉桥进行了建模,并对此三种不同模型的动力特性、顺桥向时程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纵飘振型对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尤其是塔顶、跨中的位移响应有显著的影响;而斜拉索的顺桥向布置形式对斜拉桥的纵飘周期影响显著,随着主梁与斜拉索平均倾角的减小,纵向刚度逐渐增大,从而纵飘频率增大;索型不同,地震作用下最危险拉索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强震作用下我国斜拉桥桥塔的抗震性能以及震害现象,通过调研确定典型斜拉桥原型,对其H型混凝土桥塔进行纵桥向振动台试验研究.基于斜拉桥的动力特点及振型分析方法进行桥塔模型的简化设计、制作和安装,输入不同类型及不同强度的地震波,对桥塔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的Elcentro波和Chichi地震波,相同加速度峰值地震输入下,场地人工波激起桥塔的地震反应最剧烈,且随着地震动输入的不断加强,桥塔下塔柱、中塔柱靠近下横梁部位先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裂缝开展延伸现象,其中塔底向上30 cm区域内损伤较明显,存在多条贯通裂缝,塔底截面最外侧钢筋屈服,模型整体刚度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桥塔抗震性能依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7.
研究目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煤矿采空区的勘察,依据地震反射是主要的技术手段,技术难点是如何合理的布线,采用保真数据处理技术,准确获取高信噪比、高精度数据,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通过对太中线临县地形复杂地区和黄土塬地区的煤矿采空区的勘探,采用地震反射进行了一次成功实践;勘察中沿自然沟谷弯线施工,利用自然出露的基岩可"避虚就实",个别地段采用加密炮和调头炮来提高叠加次数;并在地震反射弯线处理上,合理选取CDP共反射面元范围,处理精度显著提高,可以准确确定煤矿采空区边界,为铁路选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8.
以新型刚构连续梁体系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研究黏滞液体阻尼器对结构纵向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从结构的减震效果及便于阻尼器的局部连接构造设计角度出发,对非线性黏滞液体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探讨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及频谱特性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择黏滞阻尼器的力学参数,刚构连续梁体系铁路矮塔斜拉桥具有显著的减震效果,但减震效果受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影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9.
以石河子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抗震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及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该桥进行抗震分析,并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三角级数人工合成法生成人工地震波,计算结果与反应谱法基本接近。为研究纵向约束体系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于刚构体系、漂浮体系、竖向支承体系、竖向支承加弹性索体系和竖向支承加黏滞阻尼器(FVD)体系等不同纵向约束体系独塔斜拉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抗震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活动支座作为竖向支承时,支座摩阻力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大的提升,计算时应考虑其影响;竖向支承加FVD体系是相对最优的纵向抗震约束体系。  相似文献   
50.
旧堡隧道穿越太古代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地质条件极差。隧道于DK28+380~DK29+630段穿过断层及其影响带,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溜渣突泥突水塌方并引起初支大变形,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结合该段地质条件,从围岩岩性特点、岩体结构特征、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及地下水共同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该隧道大变形的原因和机制,并阐述了后期施工中采取的加强结构支护、注浆加固、增设临挡护墙等处理对策,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区隧道施工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