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驼峰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的重要设备,介绍WG-Z型驼峰电子轨道电路的特点、技术指标、工作原理。通过对近几年WG-Z型驼峰电子轨道电路在驼峰站场应用的回顾,对比驼峰继电轨道电路表明,在技术指标上有较大的提升,日常维护更加简便,展现了新技术在驼峰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82.
详细地介绍为满足较大的启动牵引力和持续牵引力要求而确定的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内燃调车机车主传动系统方案,分析适应多粉尘运用环境对微机控制系统和电器部件的优化,阐述提高可靠性而对操纵台和电器柜采取的模块化设计.从设计上达到了机车的运用要求,保证了机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针对双层地铁车辆基地(车辆场/段)存在调车作业进路坡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借鉴国铁"6‰接车进路设置延续进路"的理念,对调车进路进行防护,以防止车辆冒进信号。结合大连地铁2号线张前路双层地铁车辆段实例,通过合理的信号设备布置,解决调车作业进路坡度较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满足运营中对出段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介绍驼峰分路道岔控制原理及特点,从道岔区段轨道电路设置、控制系统软件防护方面对现有驼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防护技术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5.
利用终端服务器数据串口功能实现钩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终端服务器一般都有数据串口的功能,介绍在TMIS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中,如何利用该功能把钧计划作业单传到每个远程作业点,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内涝频繁出现,为防止周边地面雨水等汇入倒灌地下道路造成损失,城市地下道路的排水驼峰设置越来越受瞩目。本文合地下道路建设经验,分析排水驼峰的设计要点,总结设置排水驼峰后与周边衔接细节,同时若因纵断面布置限制,驼峰高程难以达到要求时,提出地下通道排水应考虑的其他措施,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地下道路的功能。  相似文献   
87.
调车机车无线作业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臻  陆阳  鲍红杰  李谦  汤俊 《铁道学报》2006,28(4):123-127
企业铁路调车作业主要包括作业计划的制定、传送、执行、记录等过程,在目前多数企业铁路的站场,这些过程基本是依靠人工完成,因此成为制约企业铁路提高运输调度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急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造。论文从建设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研发工作,对调车机车无线作业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了在无线通信、计划传输、机车状态监测、计划编排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调车作业过程、计算机联锁、企业铁路物流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根据2005年对23tN重新型货车在7个编组站的驼峰溜放试验结果,就新型货车溜放的基本阻力计算、易行车车辆类型选择、减速器及减速顶对新型货车的适应性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高四维  高雅 《铁道学报》2006,28(2):11-16
以对口法的”减牵”优化为目标,引入“入线步长”的概念,在分析确定其递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遵循“入线步长”变化规律而形成菲波纳契数列的实质;通过研究“固定空元位”的合理取定方法,明确“取空区”的构成,发现其数量变化规律及该规律与入线步长变化规律的异同;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构建“减牵”入线结构、使对口法减少作业过程次数的优化方法,确定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新的分布状态,体现调车作业量与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之间更为准确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在不同作业过程实现“减牵”而出现的作业特点,确定出相对有利的“减牵”优化环节,从而减少入线结构备选方案,使优化进程加快。深化研究后,进一步提出“双减牵”优化的方法及其采用条件,使优化达到更高水平。用实例描述本研究给出的各优化过程,验证了优化结果。指出对口法和消逆法这两种主要的入线算法,在一定条件下经优化改进后而发生的趋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90.
编组站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瑜 《铁道学报》2003,25(4):5-9
通过对既有编组站自动化发展的总结,分析目前我国编组站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介绍国外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分支(CIPS)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利用CIPS系统实现编组站自动化的方案,供铁路编组站自动化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