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94篇 |
免费 | 148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041篇 |
综合类 | 8664篇 |
水路运输 | 5423篇 |
铁路运输 | 4537篇 |
综合运输 | 1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186篇 |
2022年 | 477篇 |
2021年 | 794篇 |
2020年 | 794篇 |
2019年 | 459篇 |
2018年 | 424篇 |
2017年 | 518篇 |
2016年 | 471篇 |
2015年 | 783篇 |
2014年 | 1713篇 |
2013年 | 1432篇 |
2012年 | 2155篇 |
2011年 | 2199篇 |
2010年 | 1706篇 |
2009年 | 1735篇 |
2008年 | 1831篇 |
2007年 | 2347篇 |
2006年 | 2192篇 |
2005年 | 1326篇 |
2004年 | 835篇 |
2003年 | 562篇 |
2002年 | 365篇 |
2001年 | 335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71.
Trace metals in water, sediments and marine organisms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ulf of Suez, Red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centrations of Cd, Pb, Cu and Zn were determined in water, sediments, gastropod (Bulla umpulla) and green algae (Ulva lactuca) collected from five stations in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ulf of Suez during the period February 1993–January 1994. Sediments record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Cd (2.26–4.40 μg/g) and Pb (13.90–28.34 μg/g), While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the essential metals Cu and Zn were found in B. umpulla (28.19–72.04 and 60.24–108.74 μg/g, respectively). Water and sediments showed similar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the highest mean values of the different metals. Highest values of the studied metals were found at stations influenced by various pollution sources such as harbours, and sewage and industrial drains. In contrast,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faraway from any pollution source. Calculations of concentration factors (C.F.) for gastropod and algae showed highest C.F. of Cd (4312.5–8705.9) and Pb (2103.3–8317.9) in algae, and highest C.F. of Cu (5288.9–42376.5) and Zn (3686.7–9631.5) in gastropod. 相似文献
172.
辩证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TOD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在国内十几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从分析轨道交通方式、特点和城市结构发展规律入手,辩证分析在不同城市结构中轨道交通TOD功能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3.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公路街道化现象给吴江市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提出开展公路交通环境与管理规划工作,采用定量管理法,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非公路交通标志及路边构造物管理、公路交叉道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指标,为吴江市公路路政管理提供确实依据,制止公路街道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4.
为探讨共享单车用户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对现金奖励调度策略的接受程度,设定了针对共享单车用户的调查问卷,并在济南市进行了调查,得到519份有效问卷。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TPB)模型和相关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设定了社会规范、支付能力、体力、感知服务、感知绿色价值5个构念以及5个相关假定,以测度不同奖励调度情境下共享单车用户对奖励策略的接受程度。结果显示,支付能力和体力对用户接受调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社会规范和感知服务,感知绿色价值的影响程度最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增大站点密度、实行现金奖励及提高车辆质量等建议,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与车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5.
为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动态交通条件下,定量分析两种模式对典型两相位和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单独与综合影响.在通行效率方面,选取机动车通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一个可比选交通设计方案的指标——交通当量冲突.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从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给出了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上述方面均有单独优势;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应的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条件下两种模式均能同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模式均不能同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从智能公交系统入手,介绍了GPS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将GPS车辆定位技术应用到公交运营的实时信息采集中,对公交车辆运行状况和运营服务水平进行实时监督,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运行稳定性.针对车辆“早点”与“晚点”的动态调度控制策略,对车辆运行过程进行实时调度控制,并建立动态控制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增长互动关系的论证,笔者认为运用TOD发展模式引导未来中国大城市空间增长朝着紧凑、集约形态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波特兰城市空间”精明增长”实践中突出强调了公共交通对城市用地的引导作用,通过强化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与用地有机结合、复合型用地形态的组合,在西区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借鉴波特兰的城市空间增长实践,结合长春市的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分析认为长春市目前仍处于简单外延式空间扩展阶段,为实现城市空间理性发展,应确立以立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完善微观规划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8.
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析评价,能直观的得出各因素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不同影响,针对性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从城市发展及交通畅通性角度,采用定性的层次分析法与定量的广义函数法结合,以成都市交通运输效率评价为例,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9.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 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利用人口迁徙大数据,绘制基于出行距离的客运方式分担率曲线,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进行求解. 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分别为[8, 119] km、[119, 1 594] km和[1 594, 3 000] km,相对优势距离分别为[8, 463] km、[318, 983] km和[2 477, 3 000] km. 相似文献
180.
为实现TBM施工隧道的实时地质预报,以TBM刀盘滚刀破岩震动作为震源的HSP法地质预报技术为基础,通过分析TBM施工工艺与机身结构特点,对HSP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小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并搭载于TBM上进行智能控制。在TBM掘进过程中,首先,通过隧道轮廓位置的检波器连续或高频次地采集地震反射波信号; 然后,经系统软件对数据的自动处理,实时获取掌子面前方地层反射特征参数图谱; 其次,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完成对不良地质反射界面的有效拾取与判识; 最后,实现不良地质的探测。通过对适于TBM施工的HSP法实时预报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实时探查前方地层不良地质(体)位置、规模与性质,为TBM的高效施工起到一定的推助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