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测19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19例正常对照的海马容积。结果治疗前病例组的双侧海马绝对容积(AHV)以及相对容积(AHV/IC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海马绝对容积(AHV)与病程高度相关。病例组治疗后双侧海马绝对容积(AHV)及相对容积(AHV/ICV)较治疗前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变化在疾病的发病与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在沉管隧道工程中,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基础灌砂施工效果实施实时、经济、有效的监测,是施工监测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南昌红谷隧道监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冲击映像法在基础灌砂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测线布设、数据采集、分析与评定方法、监测结果以及相关的结论与施工建议。监测结果表明: 冲击映像法能够对基础灌砂效果进行实时有效地评判,是一种新的基础灌砂施工监测与灌砂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3.
显示屏的残影现象影响其显示效果,其测试非常耗时,且测试成本高。本文研究总结了一些显示屏残影的测试评估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的差异。每一种方法都会引起一些问题,考虑到测量本身耗时,而且有许多测试是不可逆的,所以在进行残影测量之前需要充分考虑每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此外,本文也简要描述了与成像亮度计相关的,影响残影测试的参数。  相似文献   
54.
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到滋养细胞肿瘤的子宫肌壁上有五彩缤纷的丰富血流及血窦,其脉冲多普勒频谱为低阻力血流。这种改变与血中hCG定量测定完全一致。部分病例进行盆腔子宫造影,手术病理切片对照,结果一致。提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对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观察化疗效果、疾病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讨论了80例脑梗塞磁共振成像与临床表现,其中20例有CT检查。多数病例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多发性脑梗塞(95%)。梗塞灶在T_1加权是低信号改变;T_2加权呈高信号改变,急性和慢性期特点一致。资料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定位准确(98.75%)。病灶检出T_2比T_1敏感,磁共振成像检出病灶多于CT。在诊断脑梗塞方面,磁共振成像优于CT。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微分进化策略的整数编码方法.按照给定的精度使优化问题的常规实数编码的解空间离散化,并对离散化的结果进行整数编码,建立对应的整数空间.在整数空间中求解,在实数空间中计算解的适应度.对有限精度以及计算存在离散化过程的工程优化问题,用整数编码可有效提高搜索速度,并自动滤除不稳定解.对于离散、高维、多值类型的微波成像示例,与实数编码比较,用微分进化策略的整数编码优化算法搜索速度更高,成像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57.
研究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前位及张口上仰位对 2 2例颞颌关节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三相骨显像。结果 常规前位及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0 .83%、87.50 %。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患健侧颞颌关节放射性比值在血流相对峰值比为 1 .53± 0 .2 9,在延迟相时为 1 .57±0 .2 3,与常规前位采集均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结论 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相似文献   
58.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肝移植术后正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使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扫描仪对5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检查,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对比剂1.3mL/kg体质量,注药流率2.5mL/s,延迟时间30、60、120s。对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并发症患者使用Philips Gyroscan NT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使用GE Advance Lp/Lc数字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2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移植肝下积液及右侧胸腔积液,门静脉伴行影像4例,肝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胆管吻合口部位狭窄1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胆瘘4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CT、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和数字减影(DSA)可以清晰显示肝移植术后血管、胆管并发症及其他少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动物模型的MRI图像信号以及T1值、T2值的测定分析,提出了在0.35T磁场强度下大鼠移植性肝癌MRI信号定量分析的模式和意义。提出:(1)大鼠移植瘤的T1值与正常肝组织T1值有较大重叠,诊断意义不大;(2)移植瘤T2值与正常厅组织T2值无重叠有诊断意义;(3)移植瘤T2WI-SIR值亦具有诊断意义。建议各种不同磁场强度的机器可建立自己的定量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60.
In 1997, approximately 1 million cubic yards of consolidated red clay was dredged from Newark Bay in New Jersey and deposited on the seafloor at an open-water dredged material disposal site located on the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New York Bight. To address concerns about the ability of benthic organisms to colonize the seafloor deposits of this compact, organic-poor red clay, monitoring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1998 (1 year after disposal) and 2002 (5 years after disposal). The surveys used a combination of sediment imaging and traditional grab sampling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nditions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red clay deposits in comparison to nearby reference areas consisting of either naturally-occurring, sandy surface sediments or deposits of unconsolidated, muddy dredged material. Sediment-surface and sediment-profile images (SPI) collected in summer 2002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red clay deposits had become much smoother and more heterogeneous in texture compared to images collected in 1998. The image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se deposits had become colonized to a much greater degree by relatively abundant and diverse infaunal and epifaunal communities compared to 1998. Taxonomic analysis of benthic grab samples confirmed the imaging results and indicated relatively high infaunal organism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ver the red clay deposits in 2002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areas. 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the benthic community inhabiting the red clay wa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ommunities in the reference are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ediment texture and compos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maging and traditional taxonomic approaches used in this study provided much greater insight on the red clay colonization process than either approach by itse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