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5篇
  免费   269篇
公路运输   743篇
综合类   975篇
水路运输   594篇
铁路运输   835篇
综合运输   1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姜阳  李政 《综合运输》2021,(3):38-41,60
城际铁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投资主体由"部省合作"向"地方主导"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建设资金不足、资金筹措方式单一、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典型地区城际铁路建设投融资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城际铁路投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分别对无稳定索和有稳定索的三塔斜拉桥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稳定索的设置提高了三塔斜拉桥的竖向弯曲振型频率,降低了塔顶和跨中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  相似文献   
103.
根据汽车碰撞过程的动态应变响应和大变形特点,针对汽车用先进高强钢板材,从断裂失效机理、影响材料断裂行为的关键因素、断裂预测模型、基于复杂承载工况下材料的断裂预测模型建立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基于应力三轴度、洛德角、应变速率及极限断裂应变于一体的断裂准则模型,相比于传统方法可实现对汽车安全件碰撞性能的高精度预测,具有行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结合仿真、试验及集成优化技术,提出一种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的辨识方法。建立背门有限元模型,并对背门连接界面参数进行等效;分别对背门模态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并揭示引起仿真与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通过集成优化技术对连接界面等效刚度进行多目标优化,使背门模态仿真值与试验值相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赋值存在偏差,经过参数优化得到合理的赋值,有效提升了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实现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从经验赋值提升到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精确赋值。  相似文献   
105.
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中心,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全员参与,鼓励创新,培养骨干,落实责任,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繁程度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主动维护、总成互换、预防维修、视情维修等方法,确保港机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6.
高玉峰  彭建学  汤天浩 《机电设备》2006,23(2):I0041-I0044
机器手在许多工业生产领域都得到了应用,该文提出了机器手几种典型和特殊的运动方式.通过分析焊接机器手系统的组成,设计了机器手的整体控制系统.考虑到焊接机器手的特殊性,总结了这类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107.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扩编项目的中间动车需要由铁路运输完成,因此需要设计运输接口箱以代替A车功能.接口箱的作用是采集压力转换装置(P/E装置)的制动缓解指令和参考值,由SIBAS KLIP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KLIP总线传递给车辆控制单元(VCU),再由VCU分配给各电制动控制单元(BECU),控制各制动模块的动作.它的电气系统由SIBAS KLIP站和控制电路所组成,机械结构采用整体焊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运行试验证明该接口箱的设计合理,功能完备,运输状况良好.这种经济、快捷、方便的运输方式为今后的地铁车辆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8.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are performed for a dual levelling valve pneumatic suspension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uspension failure on tractor–semi-trailer dynamics, using a detailed model of suspension pneumatics coupled with a truck dynamic model. A key element of failure analysis in suspensions with one or two levelling valves is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n the vehicle body roll when one or more failures occur. The failure modes considered are mainly the suspension pneumatic components, including clogged levelling valve, bent control rod, disabled lever arm, and punctured or leaking connectors and pipes. The pneumatic suspension is modelled in AMESim, with critical parameters established through component testing. Upon validating the AMESim component model experimentally, the pneumatic suspension model is integrated into TruckSim for studying the consequences of suspension failure on truck dynamic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levelling valve in a dual-valve arrangement brings a certain amount of failure redundancy to the system, in the sense that when one side fails, the other side can compensate for the failure. Equipping the trailer with dual levelling valves brings an additional stabilising effect to the vehicle in the event of tractor suspension failure.  相似文献   
109.
为了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制备方法,采用宏观力学试验与微观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配合比和养护条件对UHPC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硅砂骨料的致密堆积级配,设计21个变量组,共制作了63个立方体试件,开展UHPC流动度试验、轴压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水胶比、砂胶率、钢纤维掺量、消泡剂掺量、养护方法、龄期等因素对UHPC工作性能、抗压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以揭示UHPC的增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凝胶与骨料界面过渡区(ITZ)是UHPC内部的薄弱环节,提高ITZ的密实度和强度是增强UHPC的关键;UHPC的流动度随着水胶比的提高显著增大,但其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过高的砂胶率不利于UHPC工作性能,同时会造成其抗压强度下降;掺入消泡剂可以有效提高UHPC的表观质量,但可能会降低UHPC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掺入2.5%的钢纤维能大幅提高UHPC的抗压强度,并明显改善其脆性特征,但会降低工作性能;高温养护能显著激发微硅粉和矿渣的火山灰效应,使UHPC的4 d抗压强度比常温养护提高约50%,有明显的早强优势,但存在后期强度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0.
岩溶桩基的应用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成为岩溶桩基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平面假设的不完善性,考虑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首先,将基桩作用下的岩溶顶板分别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采用结构力学与双向板分析理论建立不同模型的桩端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矢高的变化规律;在分析岩溶顶板冲切破坏与剪切破坏形式的基础上,探讨桩端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而获得桩端荷载、石灰岩抗拉强度、溶洞跨度与矢高等因素对桩端岩溶顶板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溶洞钻孔探测所得地质勘查信息构建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流程,提出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案例具体分析桩端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及其破坏模式随矢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端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不仅与溶洞跨度、桩径有关,而且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也密切相关,此外,石灰岩抗拉强度对岩溶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同样较大,详细全面的工程勘察资料能使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