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3篇 |
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5篇 |
综合类 | 706篇 |
水路运输 | 460篇 |
铁路运输 | 440篇 |
综合运输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88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46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检测与数字滤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时、准确地检测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比较困难的问题,从检测逆变器的直流支撑电压入手,提出了一种根据控制器的输出脉冲序列,利用DSP进行实时计算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瞬时输出值的新方案,试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发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轨道电路原理的一送两受式实时断轨检测技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适应长大隧道的实时断轨检测发送系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合成了频率稳定度优于10-4的高精度正弦检测信号,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实现了发送端轨面电压的恒压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对发送系统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连接线夹电气烧伤的原因以及目前既有检测电连接线夹早期烧伤故障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ZegBee无线技术电连接线夹在线低功耗温度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以提高接触网电连接线夹的检测效率和改进故障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检测方法具有经济、无损、快速且直观的特点,利用探地雷达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建(构)筑物及衬砌质量进行检测,为建设和运营单位解决地铁隧道的安全隐患,及时确定维修与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经现场验证,检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卜格非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33(5)
分析列车起火因素,介绍典型火灾发展的过程,阐述传统早期烟雾报警系统的缺陷和极早期烟雾报警系统在列车中应用的优势,并给出极早期烟雾报警系统在列车中的初步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6.
7.
大跨度桥梁这种大、轻、柔结构在承受扰动时,响应呈现明显的波动现象.出于对该类结构进行局部控制和健康安全监测的需要,应用回传射线矩阵法,对方波脉冲作用下的有损伤简支桥梁进行波动分析.桥梁结构的局部损伤用减小单元的杨氏模量来模拟.比较方波作用下有损伤结构与无损伤结构跨中处的弯矩波,研究损伤程度对弯矩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方波脉冲以力偶方式作用时,通过结构跨中处的弯矩波曲线能够准确的判断损伤存在,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区域. 相似文献
8.
车辆牌照的自动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车辆牌照的定位又是车牌识别的关键点之一。文章依据二值化图像中车牌区域跳变频率高的事实,提出一种算法来确定车辆牌照在原始图像中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从而定位车辆牌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处理速度较快、便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海战场环境中,运动的物体之间可能会发生碰撞,文章针对海战场环境中各种运动物体的特点,提出不同类型包围盒的选择原则;针对物体的运动状态,采用基于射线的相交测试方法,提高碰撞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2012,39(8):957-966
ABSTRACTMaritime shipping necessitates flexible and cost-effective port access worldwide through the global shipping net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identify major port communities, and analyses the network connectivity of the global shipping network based on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global shipping network is represented by a signless Laplacian matrix which can be decomposed to generate its eigenvectors and corresponding eigenvalues. The largest gaps between the eigenvalues were th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number of communities within the network. The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method offers the advantage of detecting port communities without relying on a priori assump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communities and the size of each community. By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a dataset collected from seven world leading liner shipping companies, we found that the ports are clustered into three communities in the global container shipping network,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ajor container trade routes. The sparse linkages between port communities indicate where access is relatively poo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