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1篇
  免费   198篇
公路运输   1160篇
综合类   988篇
水路运输   1405篇
铁路运输   956篇
综合运输   1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车轮踏面清扫器的结构与功能。参照IEC 61373:2010的要求,对实车采集的振动载荷进行了等效计算。设计了试验方案,对踏面清扫器进行了横向、纵向和垂向等3个方向的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和功能性随机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试验条件下,踏面清扫器各零部件未出现明显裂痕,性能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12.
用GPS对城市控制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为了与已有的成果吻合的比较好,一般采用尽可能多的重合点来实现,在所布设的GPS网中引入常规的边长和方位观测值的并不多。本文针对2003年阜新控制网改造的实例,探讨了GPS网中引入常规观测值对其精度的影响,并用微小摄动法对其验证,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13.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梁桥通常铺设有砟轨道,以避免温度应力下钢梁形变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为8孔跨度为110 m的钢桁梁桥,其上铺设无砟轨道,对轨道精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钢梁固定端CPⅢ点自由设站、现场实测梁中CPⅢ点三维坐标的方法来进行控制网复测,采用轨道惯性测量系统进行轨道快速测量,并对其作业模式、测量流程、精度控制、数据处理、平顺性及模拟调整量分析等进行研究。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轨道精调的作业过程,对轨道相对测量、抗拔扣件处理、轨道几何状态的静态质量评价、动检TQI质量指数应用等进行了分析。轨道精调结果表明:该段钢桁梁桥无砟轨道相对测量TQI小于2,设计速度下动检车检测无"二级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4.
张银虎 《铁道勘察》2020,(3):1-6,16
为了提高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安装定位精度,提升轨道梁线形平顺性,提出一种基于轨道梁基础控制网的轨道梁定位测量及线形检测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下的轨道梁基础控制网点位设置、测量方法和精度指标分析,以及轨道梁线形检测断面设置、检测点测量、检测数据处理及线形分析的方法。给出了轨道梁定位测量时全站仪的定向方法及精度指标;研发了精密测量基座。实际案例表明,轨道梁基础控制网相对点位精度为±1.5 mm,轨道梁平面定位精度为±3 mm,高程定位精度为±2 mm,验证了该作业方法的可行性,定位安装后的轨道梁符合相关规范的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915.
开展伯努利梁受迫横向振动机理研究,采用模态叠加法推导了伯努利梁受迫振动的响应表达式,分析了振动响应与激振力和激振力矩作用位置间的关系。总结了减振器安装位置的选择规律和激振力幅值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验证,在某小型集装箱船的减振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916.
面对铁路智能化和未来演进,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不能满足智能铁路大容量数据传输,铁路亟需新一代移动通信支撑。5G技术可全面推进铁路通信技术换代升级,但对于数量庞大、高速移动用户,时速350 km上行多普勒频偏高于2 kHz,如不能有效预估并补偿,系统解调性能会严重恶化。针对5G移动通信在智能铁路的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业务指标;提出了智能铁路5G移动通信整体架构;并对区间、隧道、室内覆盖组网进行了规划,描述了多普勒频偏原理并给出了频偏补偿方法,这可为实现智能铁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17.
Multiple side-by-side cylinders are widely employed in many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onsequently, flow-induced vibrations (FIV), 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ructural reliability, have drawn considerable concern from many investigators. Due to the complicated wake interactions behind the cylinders,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side-by-side cylinders subject to FIV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a single cylinder. Hyd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valuating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ng fatigue damage. However, few relevant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hyd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of multiple side-by-side flexible cylinders, which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hyd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of three and four side-by-side flexible cylinders with a spacing ratio of 6.0 are obtained by an invers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oscillation displacements. In the resonance regions, the hyd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of multiple cylinders exhibit variation trends similar to those of a single cylinder, especially at higher reduced velocities. In the mode switch regions, relatively large deviations exist between the coefficients of multiple cylinders and single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in the three-cylinder system shows prominently distinctive behaviour compared with the outer two cylinders. For the four-cylinder system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the outer two cylinders show relatively sl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other compared with the inner two cylinders.  相似文献   
918.
张凯  叶金铭 《船舶工程》2019,41(4):36-41
传统水下航行器采用鳍舵装置控制航向和航速,舵的存在降低了推进器的进流品质,增强了推进器直发声,引起艇体结构振动。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全新的泵喷推进方式,在泵喷推进器的导管尾缘处加装一段能够调整和控制方向的尾喷管。基于STAR-CCM+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此种矢量泵喷推进器可以产生较大的横向操纵力,可以实现舵的操纵效果。  相似文献   
919.
依托北京某拟建住宅项目,采用现场监测方法获得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建筑物场区内地面振动的振动特性,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地铁-土体-建筑一体化三维数值模型,预测拟建楼房的振动规律,预测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显示二者有良好的一致性,并分析采取基坑围护桩作为减振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地铁运行影响下,地面振动加速度级随着频率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对于10层左右的建筑物,地铁运行振动引起的动力响应随着楼层的增加,存在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地面首层和顶层的动力响应最为显著;(3)基坑围护桩能有效减小建筑振动响应,各典型楼层最大Z计权振动加速度级均下降7~9 dB;(4)随着楼层的升高,建筑结构对30~40 Hz频段的建筑物竖向振动具有一定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920.
源强的合理确定是地铁环境振动预测及振动控制措施设计的关键因素。采用已通车线路的实测数据作为源强取值的参考是常用做法,但鉴于地铁振动的随机特征及各种线路的差异性,实测源强的统计学结果更具参考价值。基于国内某地铁隧道洞壁多次连续过车加速度时程数据,得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洞壁振动时频特性:振动峰值加速度均值约2.5 m/s^2,强振持时约5.8 s,平均最大Z振级为64.7 dB;洞壁振动主要集中在中高频段,但高频振动经土层传播后迅速衰减而对结构反应影响小。振动加速度反应谱均值、峰值加速度均值、持时均值及振动波形包络参数均可用于人工合成具有统计意义的源强振动加速度时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