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19篇 |
免费 | 76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840篇 |
综合类 | 2483篇 |
水路运输 | 2775篇 |
铁路运输 | 2601篇 |
综合运输 | 3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267篇 |
2021年 | 375篇 |
2020年 | 423篇 |
2019年 | 328篇 |
2018年 | 227篇 |
2017年 | 334篇 |
2016年 | 356篇 |
2015年 | 481篇 |
2014年 | 841篇 |
2013年 | 577篇 |
2012年 | 950篇 |
2011年 | 1007篇 |
2010年 | 707篇 |
2009年 | 640篇 |
2008年 | 613篇 |
2007年 | 774篇 |
2006年 | 650篇 |
2005年 | 414篇 |
2004年 | 253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采用4台机车分散联挂的形式。湖东编组站重、空车到发场到发线的布置形式应为:2条重车线或2条空车线夹1条机走线为1束,每束到发线和机走线之间沿列车到达方向设置3处9号道岔,咽喉区至腰岔、每处腰岔和相邻的腰岔之间的有效长度为700m。以C76,C80及性能更好的适型车辆检算湖东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达到2800m及以上。现有技术设备的特征、相邻线路技检作业分工方式、2万t重载列车的机车连挂方式、机车运用和组织方式、列车到达均衡程度、列检能力等是影响湖东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优化和合理安排相关线路的行车组织方案,并对现行的技检作业分工方式和机车运用方案进行重新调整。采用重车方向列车在湖东站不换挂机车,各装车点到达湖东站的2万t、1万t列车均在装车地或集结地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查方案。在此条件下,湖东站重车场到发线数量设置为6条基本可以适应远期大秦线运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53.
浅谈客运专线信息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铁路信息系统发展趋势及客运专线运营管理特点,提出客运专线信息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54.
城市轨道车辆牵引仿真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牵引计算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预算列车特性为其逆变器和电动机的选型提供参考;简要介绍了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实现的仿真计算程序。实践表明该软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采用带状态观测器的气隙-速度-加速度反馈控制系统,在多体系统仿真软件SIMPACK平台上,考虑悬浮系统、电磁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耦合作用,建立单磁铁-轨道梁-控制器的综合模型,模拟磁浮列车在弹性轨道梁上静止悬浮的过程,分析轨道梁的特征对车轨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共振的产生及解决方法,为磁悬浮列车的整车静止悬浮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客运专线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调研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无碴轨道的特点,高速铁路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研究、应用现状及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结合现行客运专线有碴轨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初步提出客运专线土质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条件,就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58.
延性系数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ΔY的结构体系(或材料),可以采用模拟屈服过程法确定其延性系数。同时,提出了屈服过程比P,延性区间系数着,以及假想“屈服平台”的概念,并且尝试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59.
建立了船舶力控减摇鳍控制系统的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根据输入采用标准模糊分划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构建分段光滑的Lyapunov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定闭环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方法只需在各最大交叠规则组内分别寻找公共的正定矩阵,减小了以往稳定性判定方法的保守性和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进一步探讨了T-S模糊控制器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并具体设计了一种船舶力控减摇鳍的模糊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