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247篇
公路运输   842篇
综合类   838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455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多年冻土区路基主动降温措施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年冻土区的特殊气候环境,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目前所采用的多年冻土区路基的主要主动降温措施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主要介绍承德至赤峰高速公路围场支线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特性,重点分析各项物性力学指标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它们与深度的相关性,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采用空心圆柱仪对上海原状软黏土进行了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中主应力系数对饱和软黏土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影响。采用等压固结模式对软黏土空心薄壁试样进行固结,并在3种不同主应力轴旋转角度下,对试样进行不同中主应力系数的不排水剪切试验。试验前提为剪切过程中平均应力、中主应力系数与主应力轴旋转角度均保持不变,而偏应力逐渐增大,直至试样破坏。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中主应力系数下,天然软黏土的变形与强度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3种主应力轴旋转角度下,随着中主应力系数的增加,临界应力比均呈降低趋势,相应的峰值剪切强度减小;在主应力轴旋转角度为0°时,中主应力系数为0.25和0.50的试样均出现了轻微的应变局部化现象,剪应力在达到峰值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主应力轴旋转角度为90°时,中主应力系数为0.50和0.75的试样所对应的状态为内外压不等的非轴对称拉伸状态,二者的峰值剪切强度比较接近,而中主应力系数为1.00的试样对应的为内外压相等的轴对称拉伸状态,其峰值剪切强度相比前二者降低了25%;在内外压相等的加载条件下,主应力轴旋转角度由0°增加为90°的同时,中主应力系数由0增加为1.00,试样破坏时对应的临界应力比与不排水剪切强度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4.
浅谈粉煤灰路基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土地肥沃,取土进行路基填筑会减少大量的耕地。本标段充分利用陈年积压、占用大量良田的二期粉煤灰进行路基填筑,既还建了良田,又解决了环境污染。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先填筑粉煤灰再填筑包边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5.
国道207线高填方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道207线东木口至白岩沟改建工程高填方路基实际施工,论述了控制高填方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6.
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嶂3号隧道是新建太中银铁路全线最大断面黄土隧道,最大断面面积为193.73m^2,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老黄土,受黄土软弱性、离散性、湿陷性和膨胀性影响,洞周出现较大变形,造成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破坏和失效。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碳素纤维作为湿喷混凝土的添加料,研究了配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现场应用表明,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能够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改善洞内施工环境,有力保证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并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残余强度。此项技术在隧道施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类似工程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采用Biot固结理论的有限元方程,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不均匀融沉变形进行计算与分析。为路面融沉附加应力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路基沉降预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某公路软土路段的实测沉降资料,采用双曲线法预测各施工阶段测点的沉降和工后沉降量,为路面结构层的铺设及间歇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灰土桩在高速公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灰土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0.
叶万军  魏伟  陈明 《隧道建设》2019,39(10):1585-1593
为避免初期支护局部破坏对深埋黄土隧道安全产生危害,依托甘肃省境内早胜3号隧道施工开展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受力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埋设振弦式传感器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喷射混凝土应变、钢拱架应变、相邻钢拱架间作用力进行监测,同时建立模拟隧道施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得到初期支护内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1) 初期支护受力随时间表现出迅速增长—缓慢增长—逐渐稳定的特点,曲线在二次衬砌闭合12 d后基本稳定; 2)应力空间分布上部大下部小,偏压特性明显,荷载理论计算值偏小; 3) 拱顶及边墙区域为初期支护薄弱部位,需采取措施并加强监控量测; 4)数值计算表明锚杆末端轴力较小,设计中可考虑适当缩短锚杆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