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3篇
  免费   312篇
公路运输   1089篇
综合类   686篇
水路运输   306篇
铁路运输   352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模糊分析法在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某高等级公路沿线存在大量挖方路堑高边坡,边些边坡的失稳问题已严重影响公路施工和后期的运营。运用模糊(fuzzy)分析理论对典型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现场观察的边坡变形破坏迹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42.
现行规范要求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不超过3.5%,但要在山地城市、跨江桥梁两岸慢行系统衔接等场景下满足该要求存在工程占地大、造价高、可实施性差等问题,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出行方式中占比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规定的国标电动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对骑行过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了可满足电动自行车骑行要求的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参考值,可供电动车骑行占比高的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43.
山地城市长大通道具有地形条件复杂、里程长、控制因素多、工程投资大的特征。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落地的背景下,通道选线阶段应提前做好与“三区三线”的协同对接,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针对山地城市长大通道的特征,分析线路设计方法与原则。以重庆中心城区—綦万快速通道工程为例,运用三维GIS技术建立基于大范围地形数据的基础模型,对路线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分析,进行山地城市长大通道选线及空间协同论证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4.
在山路和平路上,进行了不同载荷下国V柴油车的实际道路行驶排放(RDE)试验.采集车速、海拔、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数量(PN)排放浓度等数据,分析了道路坡度、车辆载荷与输出功率对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测试柴油车辆,在平均坡度约6%山路行驶时Nox排放因子高于平路20%以上,PN低于平路20%以上.道路坡度自0增大到...  相似文献   
45.
针对现行《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航迹带宽度计算在中长周期波浪条件下存在的不足,对比分析国外航道规范中的研究成果,并通过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等技术手段,运用船舶外缘包络线法统计分析了不同航速、不同吨级的散货船在各种中长周期波工况下的航迹带宽度,给出了中长周期波浪条件下的波浪附加宽度参考值,并与国外规范中的设计取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6.
随着汽车逐年普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随着增长,而且消费者对提车周期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快速、高效的占领市场,同时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是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重大挑战.需要从软硬件进行全面提升竞争能力,物料组织改进是整个汽车供应链改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企业迅速占领市场,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利...  相似文献   
47.
中国公路隧道在规模、数量、建设速度等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近10年来又取得了众多隧道建设技术的突破,已由隧道大国步入向隧道强国转变的轨道。首先宏观研究分析近10年来中国公路隧道建设状况,对比论述了山岭、水下、城市地下道路等类型隧道的发展特点、趋势及相关建议;从隧道建设需求导向、地质超前预报、节能环保、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了公路隧道建设理念的变化,对比总结了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及TBM法等4类修建公路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路隧道未来建设中将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结果表明:应改变以支护参数设计为重点的隧道设计理念,建立以介质场为主体的隧道结构设计方法,在隧道场解重构理论与技术体系方面进一步创新;对于采用双洞布局模式的长大公路隧道,为减少长深斜竖井设置,提升建设速度,应优先采用“钻爆法+小TBM导洞扩挖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来修建;针对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进入后运营期,提出了隧道智能监测评估与快速修复的技术途径,以将隧道修复作业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公路隧道建设应融合大数据、智能装备、5G等先进技术,并尽快完成配套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48.
高军  林晓 《桥梁建设》2020,50(2):56-61
为选用合适的摩擦摆支座设置方案,以改善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下部结构的受力性能,以安庆-九江高铁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比较不同摩擦摆支座设置方案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不设置摩擦摆支座时,承台底轴力及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不满足减震要求;仅边墩设置摩擦摆支座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不满足设计要求;边墩及辅助墩均设置摩擦摆支座后,下部结构最不利轴力显著提高,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响应明显下降,安全系数大幅提高,均能满足结构减震要求。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终采用边墩及辅助墩均设置摩擦摆支座方案。  相似文献   
49.
陈东 《公路工程》2020,(1):114-116,167
某高速公路K87+200~K87+320段下边坡高约52 m,边坡坡度约42°~54°,地质条件较复杂。基于理正软件采用瑞典条分法和基于Midas-GTS有限元仿真计算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得到的边坡滑动面位置和形状基本一致,瑞典条分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241,小于仿真计算的1.309,说明瑞典条分法相对保守。针对该边坡特征,提出完善排水系统+挂网锚喷的支护方案,并利用理正软件对支护后的边坡稳定进行计算,得到其安全系数为1.359>1.35,符合规范要求,说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0.
孙红军  谢晓杰  王永贵 《公路工程》2020,(1):173-177,211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进行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的沥青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的厚度有利于改善路面的防裂效果,但过大的厚度对抑制反射裂缝作用很小,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等。综合施工、应力状态及造价等因素,本文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厚度建议值为2.5cm。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越小,其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越好,但过小的弹性模量会降低路面整体强度,造成施工困难、易产生车辙等病害,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弹性的建议值为50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