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187篇
铁路运输   135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卫星罗经的基本概念,分析卫星罗经的组成原理及设计思路,说明了卫星罗经的系统结构和主要技术及其算法,给出了卫星罗经实现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一种与旋转电机模型类似的单边直线感应电动机动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边端效应对电机参数及性能的影响,这对于习惯使用经典旋转电动机模型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是极其方便的。基于该模型,推导出了直接推力控制的磁链观测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直接推力控制直线感应电机传动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分析。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初步表明该系统在直线感应电动机控制中的可行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23.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具有高效率、灵活性和安全性的优势,利用它来实现军港无线供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建立了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互感电路模型,分析了系统特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动态调谐技术;最后立足于实际应用提出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军港应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4.
张巍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6):104-106
介绍了一种船用磁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其集成度高、采用磁通门和独特的检查绕组设计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总结了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精度好的原因,可为传感器设计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永磁发电机输出电压不可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电机中永磁和电励磁的磁场分布.根据对永磁发电机输出电压的要求,制定了励磁调节系统的控制策略,讨论了调节过程.为验证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电压调节能力,设计制造了2.5 kW实验样机及励磁调节系统,并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空载运行时,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为永磁与电励磁部分的合成电势;负载运行时,随着负载的增加,通过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改变了气隙磁通,输出电压稳定在135 V.  相似文献   
26.
基于自适应观测控制器设计了三相交流感应电机调速系统,该控制器在未知电机转子电阻和负载及不需要测量磁链情况下,可同时且不受限制地单独控制电机转速(转矩)和磁链.控制器只测量转速、电压和电流信号自适应估计磁链和未知参数.用该控制方法设计了两相坐标轴磁场定向电机模型,系统不存在非线性,因此适合离散化和DSP系统的数字实现.  相似文献   
27.
提出一种由补偿式的二阶带通滤波器电压磁链观测模型,基于该补偿电压模型,构成新的磁链估计器.为了解决磁链观测器多平衡状态的问题,提出以提高磁链估计精度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感应电动机磁通观测器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对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速度估计方法进行改进,基于补偿式二阶带通滤波器电压磁链观测模式作为参考模型,速度估计的精度提高.同时对基于新型磁链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然后通过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8.
研制出了一款磁性天线用于解决长河二号监测系统连续监测问题并提高监测精度。磁天线相对于电天线更有利于接收长河二号信号,抑制干扰,提高信噪比,获得较高的时差测量精度,对台链各台发射信号的时间基准的调整更为准确。通过分别在导航台及监测站的试用,验证了磁性天线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9.
Time-series samples of settling partic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water column of Gaoping (formerly spelled Kaoping) Submarine Canyon (KPSC) with two sediment traps on taut-line moorings deployed at two different depths (60 and 280 m) between May 26 and June 27, 2004. Average tot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concentrations of upper and lower trap array samples were 310 ± 61 ng g− 1 dw (range: 200–440) and 240 ± 36 ng g− 1 dw (range: 180–290), respective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 that PAH sources in the trap-collected particles included diesel vehicle/coal burning, diagenetic sources, and petroleum release. PAH downward fluxes based on settling particles were estimated to be 12–44 μg m− 2 d− 1. These valu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most coastal areas. During the sampling period, both traps were significantly tilted by tidal current and fluctuated vertically. The upper traps experienced greater vertical movements, thus their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e.g., POC, particle mass, and fine particle fraction) varied more than those of the lower traps. Hourly depth variations of the tilted sediment trap array were echoed by the corresponding total PAH concentrations. Moreover, the PAH composition of the collected particles was related to the flow direction and speed.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PAH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chemical tracer for the transport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particulates in a complex aquatic environment like Gaoping (Kaoping) Submarine Canyon.  相似文献   
30.
根据导体回路自感的定义,给出了计算"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自感的一般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其近似结果与常用的求"无限长"电缆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自感的结果相同,故可简单的取其中部附近单位长度的自感作为"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