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208篇
水路运输   136篇
铁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Turning vehicle volum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re critical inputs for various transportation studies such as level of service, signal timing, and traffic safety analysis.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detectors installed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for control and operation. These detectors have the potential of producing volume estimates. However, it is quite a challenge to use such detectors for conducting turning movement counts in shared lan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vide three methods to estimate turning movement proportions in shared lanes. These methods are characterized as flow characteristics (FC), volume and queue (VQ) length, and network equilibrium (NE). FC and VQ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geometry of an intersection and behavior of drivers. The NE method does not depend on these factors and is purely based on detector counts from the study intersection and the downstream intersection. These methods were tested using regression and genetic programming (GP). It was found that the hourly average error ranged between 4 and 27%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1 to 15% using GP. A general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have the potential of being applied to locations where appropriate detectors are installed for obtaining the required data.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82.
为解决上海地铁在长期运营中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地铁运营安全问题,以上海地铁4号线隧道段监测数据为基础,从隧道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相对变曲、绝对沉降3个方面对地铁隧道的变形进行评估,并对其长期变形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地铁隧道变形与其下部土层变形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隧道变形由沉降转变为抬升,其开通后3年是沉降转变为抬升的分界点; 2)地铁隧道相对危险的区域(即隧道变形曲线曲率半径小于500 m和相对变曲大于1/250的区域)集中在车站附近,特别是车站和地铁隧道连接处; 3)地铁4号线隧道变形曲线曲率半径的变化主要在地铁运营1年内产生,相对变曲和绝对沉降安全区域的比例随时间逐渐减少; 4)地铁隧道抬升的原因除了隧道下部土层的膨胀,还可能是由于浮力作用。  相似文献   
683.
胡鑫  严仁军  谌伟  胡耀愚  何丰 《船舶工程》2019,41(7):105-110
多轴疲劳失效是焊接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本文基于IIW多轴疲劳准则,结合切口应力法,采用1mm与0.3mm两种虚拟半径,对当前比例加载与非比例加载下的多轴疲劳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较之于名义应力法,两种虚拟半径下的切口应力系统数据点分散带 从1:3.06分别降至1:2.01与1:2.15,虚拟半径取0.3mm在多轴疲劳分析中是可行的;两种虚拟半径下的实验数据点分布均与厚度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在1mm与0.3mm两种虚拟半径基础上引入了0.5mm的虚拟半径,针对不同板厚引入不同虚拟半径进行有限元分析,数据点分散带 进一步降至1:1.78,拟合得到存活率PS=97.7%的S-N曲线,其斜率m为5.7,疲劳等级FAT为500MPa。  相似文献   
684.
针对用传统吊装翻身的方法吊装薄板立体分段的诸多弊端,设计一种船体分段翻身架,解决开放式薄板立体分段翻身变形问题,保证薄板立体分段的精度要求,特别适用于豪华邮船分段建造,同时适用于其他类型船舶分段的翻身。  相似文献   
685.
为了在不添加额外方程或判断条件的情况下,求解锚链多体系统悬链和卧链共存的状态,提出利用最优化原理描述静态锚链多体系统的状态方程,即最小势能方程,并与传统的悬链线方程和多体系统一般力学方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受力分析,形式简单且物理意义明确。数值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在计算悬链时是一致的,且可在统一的框架下计算悬链和卧链同时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686.
辽河特大桥北引桥40 m跨现浇箱梁设计平曲线最小半径为420 m,最大横坡为5%,基础多处于滩涂、水塘等软基地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装配式钢管桩少支架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保证了安全、质量,节约了工期,应用成功,值得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87.
为充分了解山区高墩弯桥地震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以打庆高速打扮1号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计算模型并进行时程分析,研究了地震动入射角和摩擦摆支座对墩顶位移和墩底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入射角的变化,墩顶纵向位移和墩底内力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最大纵向位移并未出现在最高墩的墩顶;摩擦摆支座曲面半径和摩擦系数的变化对墩顶最大纵向位移的影响较弱;当曲面半径一定、摩擦系数取为0.01时的墩顶纵向位移和墩底内力均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688.
船舶肋骨线型拟合的精度直接影响数控肋骨冷弯机弯制的精度,传统“用单条三次曲线拟合一整根肋骨线型”的方法具有无法严格经过所有给定点、误差分析无依据和未考虑曲率半径等缺陷。为避免这些缺陷,将整根肋骨看成多个分段,每个分段是一个独立的三次曲线,且参数数量正好等于已知数数量,使参数的解静定。针对由考虑曲率半径产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将分段函数的处理从全局坐标系转换到局部坐标系,将分段的待求解参数从4个降维至2个,便于指定参数的初始解。利用坐标变换,将局部坐标系的结果转换回全局坐标系,拟合后的肋骨线型满足:严格经过所有给定点;曲率半径以高精度逼近给定值,误差的数量级为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