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9篇
  免费   567篇
公路运输   2102篇
综合类   1131篇
水路运输   901篇
铁路运输   882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深基坑结构受力特点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虎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96-99,114
结合外径73m、壁厚1.5m、深61.5m、开挖深度45.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基坑工程实例,介绍了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对比分析了影响结构受力的诸因素及其敏感程度。所得结论为此类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谭祥韶  许永青  刘吉福 《公路》2005,(8):285-289
介绍了管桩复合地基在某高速公路软基试验工程中的应用,并简单分析了其加固效果,进而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通过工程实践表明,该设计理论具有在工程实践中推广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建筑物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显式差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重要建筑物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天津地铁营口道车站深基坑开挖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地表沉降、墙体变位、基坑隆起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临近基坑建筑物沉降变形与其基坑的接近度有明显关系,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安全、环保、质量、工期、效益等因素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在河流中建设水闸、船闸,其围堰工程是保证主体工程安全干施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结合某水闸工程设计,针对围堰设计遇到的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期不断流等难题,开展围堰总体布置、纵横向围堰结构设计、支护围堰结构设计、围堰止水墙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采用研究成果设计的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围堰工程量、节约工期,而且能确保项目顺利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哈尔滨至牡丹江电气化改造工程季节性冻土分布的实际工程特点,结合季节性冻土条件下接触网基础的设计理念,对本项目选用的扩大型钢柱基础和不带扩底的拉线基础进行切向冻胀应力计算分析,并考虑影响切向冻胀力的水分、土质、负温以及基础侧表面的粗糙度等主要因素,提出了对钢柱基础采用换填加扩大型基础的处理措施,对接触网的下锚拉线基础提出了换填及加大埋深等防冻胀处理措施以抵抗季节性冻土的上拔力。  相似文献   
106.
秦寰宇 《铁道建筑》2020,(2):45-47,74
以新建福厦(福州—厦门)高速铁路17500 t转体刚构为背景,采用实体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桥墩类型及桩基布置对墩底平转转体中转盘受力的影响,并对桥墩及桩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体墩对上转盘受力最有利,其次是空心墩,最不利的是双薄壁墩;增加墩底实体段能够有效降低空心墩、双薄壁墩上转盘的主拉应力;随着墩底实体段高度的增加,主拉应力降低的幅度逐渐变小;球铰正下方有桩基时对下转盘底部受力更加有利;距离球铰中心越远,桩基受力越小,适当增加中桩桩径,可使各桩基应力状态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07.
众所周知水下电磁环境复杂,在水下采用电缆传输电信号非常容易受到海洋电磁环境干扰,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电信号受到干扰和衰减也就越大.因此水下中长距离的信号传输采用光电复合缆传输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光纤用来传递水声信号,电缆用来传输电力.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复合缆的水声信号采集发射传输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设计将要采集和发射的水声模拟信号在采集发射端和主机端转换成光信号,端到端之间的传输采用光信号,而采集发射端的供电则由光电复合缆的电缆提供.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CFD方法对敞水桨、桨-舵组合以及优化间距的桨-舵组合装置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桨-舵间距对其组合系统的水动力性能影响。螺旋桨敞水工况的计算值与物理模型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比桨-舵间距大于推荐值的三个工况,发现在较低进阶系数下系统的节能效率有稍许增加,然而随着间距的增大,节能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高进阶系数下,随间距增大节能效率逐步降低。适当减小桨-舵间距,在较低和中等进阶系数下,随间距减小节能效率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在间距减少10mm时,组合体的节能效率最大可增加1.937%;不过在高进阶系数下,随间距减小节能效率却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9.
桥梁基础长期处于水环境中,在水流冲刷作用下,河床下切导致基础埋置深度减小,容易使基础产生病害进而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地基基础承载力。通过分析河床冲刷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结合铁路桥梁基础加固防护工程实践,探讨基础加固防护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有效预防和整治因基础冲刷而产生的桥梁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prediction of limiting cavity depths during offshore spudcan foundations installation has been variously highlighted in the literature. Nonetheless, most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is deterministic in nature and confined to homogenous soils. Since offshore clayey soils can be highly spatially variable, there is a practical need to take proper account of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limiting cavity depths. In a bid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large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s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random fields were repeatedly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within a Monte-Carlo framework. The continuous penetration of a spudcan initiated from surface was explicitly modeled until a full-localized flow-around mechanism was observed. Spatial variability was found to clearly affect the soil back-flow and thereby the limiting cavity depth, the latter of which takes a range of values that can be approximately modeled as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limiting cavity depths at various probability levels were ascertained. An algebraic expression was proposed to explicitly predict the characteristic limiting cavity depths in random soils from the fractile.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lower and upper 5% characteristic values, which are likely to be useful for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