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261篇
水路运输   151篇
铁路运输   196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针对CRH5型动车组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气柜内电气元件端子压接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短路或过流现象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采用更改端子结构以及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等方法,优化检修过程中对电气柜端子状态的检测方案。优化后方案可快速定位故障点,并能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通过优化后方案的实施,可大幅度降低车辆出厂故障率,对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32.
现有动车组平顶板防松脱装置主要有安全挂绳和安全挂钩两种形式。安全挂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易发生漏装和错装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挂钩原理简单,实用性强,但存在因高度尺寸过大而不适用于狭小空间安装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可伸缩的防松脱安全挂锁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上述两种装置的优点,还能够有效防止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发生,而且由于自身为伸缩装置,因此可满足目前各种型号动车组平顶板的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633.
在概述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5G)三大核心应用场景、标准组织及标准化情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毫米波(millimeter wave)以及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3项5G关键技术的简要原理以及我国相关的研究情况。同时,阐述3项5G关键技术在轨道交通场景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指出其在轨道交通场景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未来5G的多种关键技术将会渗透到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各项应用中,包括列车控制、乘客娱乐、高清视频、设备监测等,为实现轨道交通的智能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34.
针对快慢车组合的市域快线节能坡优化开展研究。首先提出市域轨道节能坡优化的总体框架,开展列车节能运行操纵策略实验和标准三站两区间的节能坡数值实验,得到设计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地铁18号线实际工程数据,对全线节能坡方案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快慢车组合运营线路的节能坡设计主要受快慢车比例和快车跨站限速影响,当快车比例较大、跨站限速高时采用小站缓坡更加节能。方案理论上节能效果显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5.
针对高寒动车组外风挡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存在缝隙的问题,从外风挡材料性能及制造公差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通过相应的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加以解决。试验情况表明,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后的外风挡能有效解决高寒动车组冬季运营过程存在的缝隙问题。  相似文献   
636.
为了解决地铁地面站与商业体衔接设计的原则与思路问题,提高地铁与地面物业连接开发的设计品质,通过对地铁地面站与商业体衔接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其基本的设计思路,并以广州地铁1号线坑口站与其相邻物业“荔胜广场”项目内的商业的衔接设计为例,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探析。其中,设计原则主要有:直达性原则、引导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安全性原则。设计策略主要涉及缩短衔接距离、强化引导功能、美化路径环境及消防设计措施等。希望能为将来的地铁地面站与商业体衔接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37.
根据广州储能式有轨电车运营统计数据,分析有轨电车能耗组成及影响因素。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影响有轨电车能耗的重要因素按照其对能耗影响的大小,依次引进回归方程。建立了有轨电车能耗体系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检验了广州有轨电车线路实际能耗。结果显示,总能耗误差小于5%,可以较精准地预测有轨电车能耗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节能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系统地提出了有轨电车节能方法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38.
针对动车组部分车辆制动系统故障后,采取切除故障车辆制动力的处理方式,从安全防护曲线的生成与实际制动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在完全监控模式下的列车防护算法及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单限速区段和多限速区段速度防护曲线的算法和切除部分制动力后实际制动曲线与速度防护曲线的关系,找到触发各类制动的转换点,对切除不同比例制动力后实际制动曲线进行仿真,得出不同坡度和制动初速度下、切除不同比例制动力时的制动距离。针对动车组因故障切除部分制动力后,产生过走距离,存在冒进信号点的可能,参照防护曲线生成机理,给出兼顾制动力故障的ATP安全防护方法,分析按该方法运行时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9.
基于多传感器的列车空转及滑行检测与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轮轴速度传感器的测速定位精度随着轮对的空转/滑行逐渐降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定位传感器的误差特性,采用多普勒雷达和加速度计辅助轮轴传感器的多传感器方式构成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结合加(减)速度、速度差和滑行率等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列车是否发生空转/滑行。建立列车的正常状态、空转状态、滑行状态、不可信状态,以及状态之间转换的数学模型,对列车发生空转/滑行之后的速度和走行距离误差进行计算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空转/滑行检测与校正模型能够有效检测列车是否发生空转/滑行并对误差进行校正,测速定位精度满足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的精度要求,达到了模型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0.
铁路工程不同地质单元路桥分界高度的研 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桥分界高度是以桥代路的临界高度,小于此高度以路基通过,大于此高度则以桥梁通过。但在同一地貌、地质单元地段,是采用路基通过,还是以桥代路通过?此文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貌、地质单元和段落,针对不同的设计阶段,对路桥分界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对不同地质单元的路基、桥梁分界高度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路桥分界高度每增减1m,每桥梁公里造价指标受路桥分界高度的影响较小,每路基公里造价指标受路桥分界高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分界高度应控制在6rn,个别情况下可按7m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