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PTN技术制式、技术特点以及与现网结合的建网模式研究,指出在铁路业务逐步向AllIP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应用PTN技术组建下一代的铁路传送网。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唐包线红外线、牵引、电力等传输以太网汇聚业务主用或备用通道出现过几次全部中断的故障,用户侧没有相应的排查、定位及恢复手段,需通过传输网和数据网定位故障点,对维护人员业务水平要求高,网管操作复杂,排查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危及铁路行车业务正常应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优化传输以太网汇聚业务组网结构,可防...  相似文献   
13.
杨雨 《汽车电器》2010,(6):16-25
介绍黄海DD6181S32客车网络结构、总线的通信关系。通过原理图详细介绍网络系统中各电器的控制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道路联网联控平台的系统构建出发,概述其系统构架的关键层次为交通信息感知层、模型层、应用层及信息发布层。阐述城市道路联网联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感知、道路运行状态分析、交通需求识别、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诱导。最后,讨论城市道路联网联控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云平台应用架构、提供业务种类、承载业务划分,对轨道交通云平台建设方案给出可行的建设思路。结合线网控制中心云建设,提出业务需立足于网络层面,对各线路与各专业系统及各个建设与资源运作项目的管理业务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把各业务统一到网络层面上进行分析应用,替代传统上各系统间的接口关系,更好的为网络化建设提供支撑;同时,结合云平台的应用,对线网行车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云架构分析,提出利用虚拟化平台构建承载的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均采用云平台布署,调度工作站采用云桌面的方案架构,为线网级业务应用提供很好的借签。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模式在客流强度与通行效率,以及安检人员的配置与运营效率上矛盾突出,需要对其进行架构化、系统化建设。介绍了基于网络化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的两级管理和三级控制架构,对线网层、车站层和现场层三个层级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网络化安检系统的拓展功能。本系统可有效地减少乘客安检排队时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解决运营一线安检人员不足和过度疲劳等问题,提升安检效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网路化运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运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子系统构成及其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面向网络化运营的互联互通、搭建中央综合监控平台、复杂路口岔区联动优化等运控系统的关键方案及技术。在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初期,就应为未来的网络化运行做好准备,如优化线路设计、预留足够的系统及设备容量、线路间互联互通、统一管控平台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组建深圳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并明确其运作模式为"只监不控",以适应网络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轨道交通应急处置需要.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ast few years,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ing (VANET)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nd many fundamental issu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such as network connectivity,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mechanism, routing protocol,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Nevertheless, most related work has been based on simplified assumptions on the underlying vehicle traffic dynamics, which has a tight interaction with VANET in practice.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investigate VANET performance from the vehicular cyber-physical system (VCPS) perspective.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VANET connectivity of platoon-based VCPSs where all vehicles drive in platoon-based patterns, which facilitate better traff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information services. We first propose 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platoon-based VCPSs, then we derive the vehicle distribution under platoon-based driving patterns on a highway.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further investigate inter-platoon connectivity in a bi-directional highway scenario and evaluate the expected time of safety message delivery among plato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traffic flow, velocity, platoon size and transmission range. Extens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which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our analysis.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VCPSs, and will be helpful to improve vehicle platoon design and deployment.  相似文献   
20.
介绍集成车联网显示功能的组合仪表设计,通过此设计可实现低成本的安全驾驶、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的同屏显示,为后续的车联网和仪表完全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