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和WSN的车联网体系将着力于车车协同、车路协同、以及路网协同,并分析了将云计算和WSN运用到车联网体系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2.
黄康 《时代汽车》2022,(4):40-41
车联网交互,包括按键、触控、语音、眼神、人脸识别、手势等多模态人车交互,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车联网交互逐步在趋向语音、眼神、手势,正在发生一场尤为深刻的变革,而新的交互方式,也必将先服务于用户体验.本文对车联网交互方式,做了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
基于中间件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朝晖  张宁 《公路》2006,(8):132-135
数据传输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数据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性能。分析了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传输系统的需求和性能要求,设计了数据传输系统架构,描述了数据传输软件的实现。最后介绍了江苏省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传输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4.
网络化舰船远程监测及维修管理决策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年来在船岸管理一体化管理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从舰船机电设备监测、维护、管理与决策分析需求出发,对网络化舰船远程监测及维修管理决策系统的研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5.
本文基于数字化转型时代,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对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共享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于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其次指出数字化转型时代下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
以非接触操控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为基础,交互增强与智能服务分别作为技术和服务联动的两大动力,正在推动车联网的新变革。除了政策的有利条件,声控技术、手势控制、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均取得重大进展。在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前,以广东翼卡为代表的业界各方正应当通过全新的车联网平台和服务,提升行业产业化水平,创造丰富多彩、智能互联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27.
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加剧,交通安全和效益逐渐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车联网技术作为系统的主要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需求性。结合交通管理问题,介绍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框架,对其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8.
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基于线网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已经逐步取代以往单一的网格级别的综合监控系统.针对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需求、应用思路、应用方法和业务场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智能决策分析,助力城轨线网协同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29.
车联网是互联网以及物联网通讯技术引入交通领域而发展出来的一类智能交通应用技术。本文在解析车联网基本架构体系的前提下,围绕交通拥堵智能监测的优化实现,基于V2V模型,构建一种智能监测的车联网典型应用环境,并参考车联网基本特征,探讨定义智能监测条件下的交通拥堵评价基准。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Container shipping gives a ri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ince the 1960s. Based on navigation data start from the mid-1990s to 2016,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se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inkages along the “twenty-fir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e interpret such evolutionary dynamics in terms of growth, hierarchical diffusion and networking phases. Networking is a new stag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ort system, which is approached based on the graph theory, complex network methods and geomat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tworking’s basic characteristics: multi-hub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e connection of the network develops across space,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a division of labour appear among por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 scope of China’s maritime linkages had expanded overtime, more foreign ports become connected to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addition, the external linkages of domestic ports tend to be dispersed, reflecting upon the decline of Pearl River Delta ports and the ris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ports, with mixed evidence for the Bohai Rim region. Lastly, the analysis underlines the emergence of a polycentric shipping system, from the Hong Kong dominance to the more diversified Shanghai/Ningbo/Shenzhen configuration. Academic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