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7篇 |
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38篇 |
综合类 | 394篇 |
水路运输 | 554篇 |
铁路运输 | 251篇 |
综合运输 | 1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通过性是车辆的重要性能之一,台阶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性考察地形,《汽车通过性试验方法》(GB/T 12541-2023)推荐 M 类车辆进行上下台阶通过性试验。文章采用理论数学建模和基于 ADAMS 的仿真分析两种方法进行车辆上下台阶通过性研究,分析了车辆通过目标台阶时各系统的最小离地间隙,计算表明下台阶时挡泥板二和排气系统发生磕碰,需进行结构优化。文章研究方法可以推广至其它地形,在车型设计阶段完成地形通过性能力计算评估可以提前识别并规避动态磕碰风险、节省试验资源、压缩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2.
以济南市凤凰路主跨245 m的组合钢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全桥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对桥梁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体系地震反应谱、时程分析,根据验算结果进行纵、横向减震体系优化设计,给出全桥减隔震体系力学参数,供相关桥梁参考。 相似文献
173.
针对长度为4m的螺栓连接预制装配式桥梁护栏静力性能进行足尺寸试验研究,验证了其施工可行性,并获取了其荷载-变形全曲线和破坏模式.根据试验结果,单段护栏承载力无法满足现行规范横向碰撞荷载的要求;由于护栏节段过短,与其相连的桥面悬臂板受力更为集中,导致桥面板发生屈服和局部扭转破坏,护栏本身则未发生破坏,与规范采用的破坏模式不符.此外,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护栏受力性能进行了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护栏承载力随着节段长度增大而增大,当护栏长度达到12 m以上时,方能使护栏发生塑性破坏而且桥面板不破坏. 相似文献
174.
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的融合是实现铁路线路三维正向设计的瓶颈之一.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实时更新三维场景.现有的静态融合方法会修改原始的地形数据,且计算量大,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动态交互式设计的需求.对此,提出一种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实时动态融合方法.基于铁路三维场景,在每帧显示前动态提取视相关地形瓦片模型和线路三维模型,在内存中基于线程池并行对地形瓦片裁剪,实现二者的实时融合,并构建缓存队列,重复利用融合结果.为了提升单块地形瓦片和线路三维模型的融合效率,提出了\"超挖-回填\"的融合思想.借助高效的三角形空间网格索引,快速删除融合边界内及相交网格涉及到的三角形,虽然\"超挖\"部分三角形,但避免了繁杂的三角形定位、调整计算.依据超挖三角形外边界和融合边界构建\"回填\"区域,再采用剪耳法对\"回填\"区域重构三角网,实现铁路线路与地形三维模型的无缝融合.基于该方法开发了铁路线路三维设计系统,对一条104.9 km铁路案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其显示帧率可以保持在35~45 fps,且能够实时更新三维场景.相较于传统的静态融合方法,该方法将长时间的全局模型融合转化为帧前的局部视相关动态融合,减少了线路方案修改时更新的融合数据量及计算量,从而满足了动态交互式设计的需求,提升了三维正向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5.
船体分段构件装配过程的三维动画演示的目的是要从各个方位展示出该分段的结构特点,要求完成各构件的建模及大小分段的组装等一系列动画过程。动画过程中,构件的种类较为繁杂,该文只对典型的动画制作过程作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76.
Ananya CHAKRABORTY M. CHAKRABORTY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10(6):53-63
In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the supply, the deman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per unit of the quantities in a transportation problem are hardly specified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the time required for transportation should be minimum. In this paper a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min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cost as well as time of transportation when the demand, supply and transportation cost per unit of the quantities are fuzzy. The problem is modeled as multi 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with imprecise parameters. Fuzzy parametric programming has been used to handle impreciseness and the resulting multi objective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by prioritized goal programming approach. A case study has been made 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77.
MULTI-FLEXIBLE SYSTEM DYNAMIC MODEL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Commonly,a mechanical system consists ofseveral parts. They are combined by series of geo-metrical bound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expectedmotions.Therefore,if every part in the system isregarded as a rigid body,the system is called mul-ti- rigid system;but if some parts' deformationcannot be ignored,the system is called multi- flexi-ble system or flexible multi- body system[1,2 ] .Nowadays,with the world economy' s rapiddevelopment and marketglobalization,itis key forenterprises' ex… 相似文献
178.
179.
对斜拉索在轴向基础激励条件下的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拉索面内运动模型。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求得了拉索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利用 Galerkin法,将方程解耦。并运用多尺度法,进行求解分析。以涪丰石高速乌江特大桥拉索 FDB19为例,利用龙格-库塔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并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激励频率与拉索频率比为1∶1时发生的主共振以及激励频率与拉索频率比为2∶1时发生的参数振动,得到了拉索在主共振和参数振动时的位移时程曲线;分析了影响因素频率比、激励振幅、拉索阻尼比及索力对斜拉索主共振和参数振动的影响。所得结论为斜拉索的振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0.
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分析新型自驱动式牵引机的开发过程,提出对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的要求;引用协同工作过程建模方法——MCM,提出了“分层MCM”协同设计过程建模方法,并应用于新型自驱动式牵引机协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