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63篇
公路运输   211篇
综合类   305篇
水路运输   210篇
铁路运输   84篇
综合运输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结合磁粉检测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常用的磁粉探伤过程及探伤方法。探讨了链轮磁粉检测的可靠性,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72.
研究了在№20机油摩擦条件下,采用环状试验块、AlSi7Mg1、10SiCp/AlSi7Mg1和 25%SiCp/AlSi7Mg1的复合材料滑动摩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无论在低载荷或在高载荷时都比没增强基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两种体积率复合材料的磨损速度是其基体的 1/8.应用 SEM、 EDXA观察摩擦表面以研究其机理.  相似文献   
773.
对于二级公路来说,目前采用的结构只有上面层和下面层,但对于某个特殊的地段,由于沥青层较薄且重载车辆多,而导致长坡、大坡地段在路面大修一段时间后就出现车辙、裂纹等现象,结合多年的路面大修经验和碰到的一些问题,认为在特殊地段按照普通的设计方法大修,其性价比不高,所以采用10cm厚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来缓解由于重车带来的这种压力。  相似文献   
774.
为了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韧性,有效提高其抗裂性能,以减少因基层开裂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以粒径为2.36~4.7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同粒径的集料,制备了持强增韧型橡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橡胶颗粒掺量分别为该粒径集料总体积的38%、57%、76%和95%。采用材料试验系统(MTS)开展了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四点弯曲强度试验和劈裂强度与模量试验,揭示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劈裂与弯拉应变及劈裂动态模量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模量可调控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两者呈幂函数关系,当掺量在80%以下时可满足规范中的强度要求;最大劈裂应变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极限应变最大可达到传统水泥稳定碎石的1.9倍,而弯拉应变则先增大后减小,在保证设计强度的前提下,极限应变最大可达到传统水泥稳定碎石的3.79倍;劈裂动态模量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两者呈幂函数关系;橡胶-水泥稳定碎石的韧性较传统水泥稳定碎石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其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橡胶颗粒的掺入使水泥稳定碎石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破坏应变显著增大(即断裂能显著增大)、模量可调可设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775.
结伴是行人运动中的普遍行为,且对行人的整体运动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仿真行人运动时,有必要考虑结伴行为. 本文以地铁内一般通道为空间背景,首先利用视频观测数据,深入分析了通道内的结伴行为特征. 然后,区分普通个体行人、结伴行人及结伴群体中的不同角色(领导者、跟随者),基于社会力模型原理,结合颗粒流理论,建立了包含驱动力、接触力、排斥力3 个子模型的行人运动模型,并构建了考虑结伴行为的行人仿真平台. 最后,以某一地铁通道作为实例,通过观测数据及对结伴行为的刻画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结伴比例对行人流平均速度的影响,得出行人速度随着结伴比例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该模型可为进一步完善地铁枢纽的行人运动仿真模型提供理论支持,为通道内行人组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76.
不同规制条件下出租车静态市场平衡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租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能够为出行者提供快捷、舒适和直接的运输服务。世界上各大城市对出租车市场的运营均采用严格的规制,通过控制出租车牌照的发放来控制出租车辆的规模。同时,还规定了出租车费用收取的标准以及服务质量等其他方面的运营标准。为了解出租车市场的平衡机制,结合解析法和博弈论,就出租车市场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等市场机制下可能出现的市场行为进行了分析,从而描述了企业和政府在不同规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相应行动。  相似文献   
777.
危险品发生泄漏事故后的紧急疏散过程中,疏散人群受到自身、前后以及两侧因素的影响。采用基本动力学的原理,建立牛顿力学模型,推导出疏散人群密度与速度关系;以人群总的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应急动态人群疏散模型;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实用性,较好的拟合现实中人员疏散情况。  相似文献   
778.
群发性危岩破坏机理必须考虑危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危岩崩落激振作用对相邻危岩块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危岩崩落试验激振信号进行积分变换,同时针对坠落式危岩,建立危岩崩落激振效应物理模型。依据能量守恒原理,构建危岩崩落激振作用下由激振源各向同性向外均布传播的质点振动速度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到了与试验基本一致的结果。这对进一步实施危岩破坏及演化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9.
在定义危险品运输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政府集中管理的危险品运输网络优化模型,模型以政府最小化网络总风险为目标函数,同时政府从运输者角度出发,约束网络中的总出行时间不超过一定的范围,并针对建立的模型采用了相应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应用算例分析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0.
车辆间隙定义为到达路段某特定点相邻车辆的间隔.本文研究了非双车道异质混合交通情形下的车辆间隙模型,此类交通流在诸如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其特征是具有大量“零间隙”的情况,这主要由给定车道宽度下车辆同时到达的情形所致.其另一特征是较大车头时距带来的尾区数据量偏大.然而,一些学者运用轻尾分布对车辆间隙进行建模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原因主要是:(1)尾区数据融入单个面元;(2)分布拟合时卡方检验等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一些学者还建议对同一范围的交通流数据采用其他一些分布进行拟合,产生了分布选择的分歧.同时,可表征任何分布拟合状况的面元在间隙模型中的作用逐渐减小.因此,本文就以上问题对现有间隙模型的研究进行进一步和标准化的分析.本文还分析了两种具有较好尾模型特性的广义Pareto分布(GP)、广义极值分布(GEV)、其他几种传统分布对550 vph至4 100 vph流量范围内车辆间隙建模,且使用基于区域和基于距离检验的方法进行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使用哪种检验方法,广义Pareto分布对于大于1 500 vph流量的间隙数据在整体和尾区均能得到较好的拟合效果.广义极值分布在使用基于区域的检验方法时对于大于1 500 vph流量的间隙数据产生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