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5篇 |
免费 | 26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87篇 |
综合类 | 408篇 |
水路运输 | 245篇 |
铁路运输 | 365篇 |
综合运输 | 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浅析西门子BDPC系统在CTV上的 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西门子Blue Drive Plus C(随后简称BDPC)系统及其配置是否能够应用在深水动力定位原油输送船(随后称CTV)上。通过供需关系对比法,首先实现CTV实现海上自由航行、跟随定位、连接FPSO与~30万吨油轮之间浮管、加油跟随定位、紧急脱离、绿色环保运行等工况下的正常与应急储备动力需求,随后分析西门子BDPC直流系统及其运用技术,针对本项目提供的特殊配置,与CTV提出需求进行对比,结论是BDPC依靠它的直流发电、配电、逆变、储能等技术,可以满足CTV的配置需求,论证了BDPC系统运用在性能优越的深水原油输送装置CTV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2.
文中专题分析2009年MAI(POL公约附则I修正案“关于防止油轮间海上货油过驳期间造成污染”的履约要求和我国海事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全面履约和实现对我国管辖海域内的油船间货油过驳作业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23.
提出了三种以动力学相似为基础的转子动力学建模关键技术,并以某型燃气轮机建模为例,对该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利用三种方法,对该燃气轮机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与整机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动力学分析的准确程度主要由模型决定,本文所提出的三种建模关键技术能够反映结构的真实特性,可用于具有类似结构的双转子系统。 相似文献
124.
海上补给是指利用各种补给装备及技术在海上对舰船实施物资补充、人员车辆换乘的一种海上作业活动,是海军中远海作战的主要物资保障及转运方式,相关技术的研制及发展历来受到各国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外海军海上补给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针对横向补给、靠帮补给及车辆转驳等关键领域,分析了其背景及现状,梳理了技术研制情况,总结了未来发展趋势及各自关键技术。分析认为,多种新技术应用扩大了物资及装备海上转运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输转效率及作业安全性,并使海上补给技术发展呈现出重型化、快速化、智能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5.
126.
刘睿;徐传玲;文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10):2804-2812
基于高铁列车运行实绩,将列车晚点分为初始晚点和连带晚点,挖掘连带晚点时空分布的宏观特性,分析车站层面高铁列车连带晚点横向传播及晚点恢复过程。分析列车的到站状态仅与前行列车的到站状态有关,故列车到站是一个具有“无后效性”的随机过程。将连带晚点横向传播过程视为齐次马尔科夫链,并基于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析不同晚点状态和连带晚点强度下的列车晚点横向传播规律。基于广深高铁列车运行实绩,研究列车不同晚点状态对晚点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行列车的连带晚点不可能由非晚点列车造成,在部分区段内连带晚点随列车运行距离的增加出现“累积”趋势,且连带晚点较初始晚点更易造成晚点传播;随着到站间隔的增加,后行列车发生连带晚点的概率逐渐减小,经过6个到站间隔后,各列车到站状态的概率基本稳定。分析不同强度的连带晚点对晚点横向传播的影响,由一步、二步和三步转移概率矩阵结果得出:不同时长的连带晚点发生的概率随连带晚点时长的增大而降低,且不同强度的连带晚点都对后行第1列列车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有助于减少列车间的相互作用干扰,提高运行图鲁棒性,并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决策,优化列车运行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港口转运站投入使用后出现振动的现象比较多。采用现场测试和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分析湛江港某钢结构转换站(TH10)产生振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振动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符合人体的舒适度范围。为以后类似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针对跨度较大的楼面,设计时应考虑增加跨中部位的水平和竖直刚度,避免振动时发生较大变形;在楼层机械设备位置,应增加结构抗干扰能力,保证外部能量在结构内部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28.
129.
沈德安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7):119-123
结合具体工程,根据某车站空调采暖系统设计工况及该工程地埋管换热特性测试报告,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平衡需要,分析采用地源热泵+锅炉辅助系统及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两种不同热平衡方案用于铁路站房,计算各自需要的热泵机组容量及室外埋管换热器具体设计规模。详细介绍两种系统的冷热平衡方式,并对各自特点及工程运用进行论述,提出在具体工程中因地制宜,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系统热平衡方式。 相似文献
130.
��������ʱ��ֲ��Ŀ������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形成、实行一票换乘并伴随投资主体多元化时,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票务清分机制,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乘客旅行实际时间分布计算各路径上乘客比例的新方法.根据交通卡中的进出站的时间记录,计算出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对出入站之间完成旅行的所有乘客的时间分布,以这个分布为依据计算在这段时间里各路径上的乘客比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一对有两条有效路径的出入站间产生乘客旅行时间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客流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即使两条路径的运营时间差异很小也能实现较准确的比例划分,这种动态计算客流分布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客流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