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主要分析传统光线网络面向高速铁路提供服务时面临的一些难题,并提出一种较为新颖的解决方案,将车体做为一个终端用户,通过车体改造增加外置天线组,在车内进行室内分布系统改造,可以有效解决车体损耗大的问题,提高高速铁路车厢环境的无线网络覆盖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提升运营商品牌.  相似文献   
272.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静力触探的工作原理及其划分情况;通过土层划分、土类定名、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地基土液化情况判别以及测试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等,分析了上海软土地区采用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273.
曹支才  张宏亮 《公路工程》2020,(2):156-162,212
为解决传统橡胶沥青黏度大、施工温度高、易发生离析沉淀和橡胶粉掺量低的问题,采用微波活化和双螺杆挤出工艺对橡胶粉进行脱硫降解,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双螺杆挤出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损失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双螺杆挤出胶粉与反应型三元共聚物(RET)复配方案。采用针入度体系指标性能和Superpave沥青胶结料PG分级体系研究了10%、20%、30%橡胶粉复配0.5%、1.0%、1.5%RET改性沥青性能,进而通过三大路用性能试验和实体工程跟踪检测,验证了双螺杆挤出胶粉与RET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用于TECRM/RET复合改性沥青适宜的双螺杆挤出胶粉掺量为20%~30%、RET掺量为1.0%~1.5%。在此复配方案下,TECRM/RET复合改性沥青的135℃黏度小于3.5 Pa·s、软化点大于65℃、25℃针入度40~60(0.1 mm)、25℃弹性恢复率大于80%、离析软化点差小于3.0℃,高低温PG分级达到了82、-24℃;双螺杆挤出胶粉改性沥青避免了普通橡胶沥青粘度大、易离析等弊端,是一种高低温性能和施工和易性能兼顾的改性沥青产品。相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TECRM/RET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有突出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优势。实体工程应用取得了优良的使用效果,研究成果为双螺杆挤出胶粉改性沥青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74.
道岔区轮轨力转移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岔区复杂的轮轨接触状态决定了其轮轨力特性与一般线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空间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理论和Hertz非线性弹性接触理论,研究道岔区车轮与同侧并列的2股钢轨同时接触的2点接触问题。依据2点接触时轮轨弹性压缩量计算每一接触点上的轮轨力,由此确定车辆侧向和直向通过时的轮轨2点接触范围以及轮轨力转移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2股钢轨上轮轨力转移和分配特性不仅与钢轨外形、轨顶高度和宽度有关,而且与车辆过岔方式有关;考虑轮轨2点接触后的计算方法,消除了单点接触轮轨力计算中轮轨接触点从一股钢轨转移到另一股钢轨上时引起的轮轨力突变,使得轮轨力变化更为平顺和真实。  相似文献   
275.
针对目前半刚性路面车辙病害频繁的问题,从抗车辙的角度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采用一种全新的车辙性能评价方法——单轴贯入试验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并在国道主干线渝湛高速公路高桥至遂溪段铺筑了试验路。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材料级配及设计理念,对于国内类似工程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道路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76.
This paper models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saturation market penetration level for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 (ATIS) products/services with heterogeneous drivers. The price of using and the benefit gained from ATIS services are considered two key factors in explaining the growth of adoption of ATIS products. The information benefit is measured as the travel time saving between equipped and unequipped drivers and evaluated by a mixed stochastic and deterministic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 A modified logistic type growth model i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cumulative adoption of ATIS products over years. The final stationary equilibrium level of ATIS market penetration is so determined that the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will decline to the point at which no new users will find it advantageous to purchase that service. The endogenous growth and stationary equilibrium model of market penetration of ATIS services is useful for forecasting the growth process and the impacts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ATIS.  相似文献   
277.
张善琴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262-264,289,21
该文概述了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三大指标试验.依据试验数据,总结了试验条件对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结果的影响,指出了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条件性比较强,试验过程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才能得出准确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8.
中泰铁路作为国外重点项目,具有地质勘察时间紧、任务重、成本高的特点。标准贯入试验(SPT)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指标可靠易用的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将国外操作工艺所获得的指标合理地运用到我国设计理念中,显得极为重要。从SPT的原理入手,通过对有国内成熟经验地区的SPT数据与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的对比分析,而后结合该项目国内外的SPT对比试验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出SPT与常用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经验公式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中。同时发现随着深度的增加,N_泰相对N_中来说数据偏大的现象愈加明显,并从钻探方法及SPT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SPT方法的优越性及日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9.
基于目前国内外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对柱锤冲扩桩法的加固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首先运用弹塑性力学和圆孔扩张理论,对柱锤冲扩桩法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推导;然后结合具体现场工程实例,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得复合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验加固效果和加固深度; 最后将推导结果与规范、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证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的实测值较为接近,地基承载力和加固深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80.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沥青路面抗剪强度不足而容易导致推移、拥包、车辙等早期病害的现象,基于沥青路面弹性层状理论,通过有限元建立符合实际受力的贯入模型;由单轴贯入试验分别得到不同级配、相同级配有无填加矿粉、不同油石比、不同沥青种类、不同集料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剪应力并分别结合1组相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c、φ值.通过数据分析后,初步总结出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