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autoclam自动渗透性测试仪对国内某港口的基桩混凝土耐久性进行现场检测,取芯进行了室内混凝土碳化试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抗冻性试验等,结果表明,混凝土各种耐久性能指标均与混凝土表层渗透性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混凝土表层渗透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水渗透系数作为表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现场测试参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采用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初始电流,研究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两者的关系。提出了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劣化系数和愈合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73.
在原位十字板与静探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中,考虑研究范围内土体强度可分别由两种测试数据独立线性表达,找出两种试验指标的等式,将试验参数综合考虑,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并借助数学软件对回归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两种试验关系的准确性,为今后的勘察与研究提供参考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常聚友  王剑 《路基工程》2012,(3):100-102
首次对戈壁滩在建的兰(州)新(疆)高速铁路的玉门镇段的4.40 m厚不均匀圆砾土层路基,采用强夯地基处理,取夯锤直径2.50 m,,锤高0.70 m,锤重267.0 kN,提升高度大于10.00 m,强夯能量大于2 670 kN·m;点夯三遍,满夯两遍,强夯地基下沉量达0.27 m,改善了圆砾土的不均匀性,强夯地基强度明显提高;强夯结束15天后,采用动力触探、静载试验对强夯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动力触探深度4.70 m,静载试验取钢质正方形承压板宽度2.20 m×2.20 m,最大荷载1 782.4 kN,检测影响深度达4.40 m,静载承载力特征值184 kPa,满足设计180 k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究赤泥-石灰路基材料能否满足路基土的一些基本性能,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渗透试验,分析了不同赤泥掺量下各试验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不同含量的赤泥对路基材料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赤泥含量增加,首先其抗剪强度会先增加后减小.赤泥-石灰土路基材料的抗剪强度在赤泥含量为30%左右时会达到最大值.其次,其抗渗性能越来越好,并且当赤泥含量增加到40%时,随着渗透压强的增加,其渗透系数稳定.  相似文献   
76.
随着车路协同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 CAV)涌入道路交通,与传统人工驾驶车辆(Human Pilot Vehicle, HPV)形成混合交通流(Mixed Traffic Stream, MTS)。为在提高MTS交通流量的同时保证交通安全,面向未来的混行交通环境,结合交通工程中人、车、路等要素,设计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CAV集聚控制模型(Agglomeration Control Model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 Based on Multi-Agent System,ACMCAV-MAS)。该模型针对CAV的可控性和HPV的随机性,意在通过集聚控制,促使道路中分散行驶的CAV集聚成行驶条件更优的队列。具体以Agent的形式设计与集聚控制相关的底层车辆Agent(CAV-Agent和HPV-Agent两类)和上层管理Agent。同时,针对同质要素间的匹配和异质要素间的风险规避,区别于常规的无集聚(No Agglomeration,NOA)策略,提出车队级集聚(Platoon Level Agglomeration, PLA)和车道级集聚(Lane Level Agglomeration,LLA)2种策略及相关的CAV-Agent集聚控制算法。基于ACMCAV-MAS及元胞自动机模型,在不同交通流密度和不同CAV-Agent渗透率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集聚策略能在60%的CAV-Agent渗透率下取得最佳效益,同时,在60 veh·km-1密度条件下,车队级集聚策略平均能提升38.14%的交通流量,比车道级集聚的提升效果高9.73%,并能在40~50 veh·km-1的密度范围和50%~70%的CAV-Agent渗透率条件下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通过对中高密度交通流下的纵向风险分析,发现2种集聚策略在低CAV-Agent渗透率下的风险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且最大风险降低比例都能达到20%以上,然而,在实际交通情况下,集聚策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横向碰撞风险的增加。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究降低横向碰撞风险的方法,同时着力解决目前仿真框架中对于人工驾驶行为异质性建模不够完善的缺陷,不断优化ACMCAV-MAS,为未来MTS中自动驾驶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根据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密实度检测的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轻便触探试验数据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轻便触探锤击数N10与静力触探锥端阻力Qc之间的相关关系式,验证表明轻便触探与静力触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针对现行既有线铁路路基检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既有线路基检测新方法—可变能量贯入测试法,通过检测贯入阻力评价既有路基密实状态,达到不干扰行车、检测深度大、数据准确直观的目的。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对比试验研究,论证了采用可变能量贯入测试法检测贯入阻力评价铁路路基密实状态的可行性,并提出适于既有路基密实状态检测的建议标准。该成果的研究对优化我国既有线检测方法,保障行车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9.
振冲碎石桩的应用及质量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振冲碎石桩对于地震液化处治非常有效,在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工程中被广泛采用。本文结合新郑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主要对如何控制振冲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和成桩质量检测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0.
应用探地雷达检测公路路面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是道路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传统的钻心取样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精确检测的要求。通过进行探地雷达测厚的理论分析和其在公路路面工程厚度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对这种新型技术检测路面厚度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