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4 毫秒
41.
自从有水泥砼以来,裂缝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裂缝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而且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单分析了砼裂缝类型及成因,并通过水泥砂浆抗塑性干缩开裂试验说明聚丙烯纤维在水泥基材料抗塑性干缩开裂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实验室自制不同主筋种类和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快速电化学腐蚀试验,得到锈蚀率不同的钢筋样本96根(其中:HPB235光圆钢筋48根,HRB335变形钢筋48根),在进行酸洗和碱中和等除锈处理试验基础上,对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各试件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两种钢筋强度和质量锈蚀率之间的关系式,指出锈蚀对不同类型钢筋的影响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43.
该文针对北方平原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河道水位顶托、夏季降雨集中以及雨水口的收水情况,对集流时间、汇水面积、径流系数、暴雨重现期、淹没流速、雨水口等几个市政雨水管网设计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选取最佳取值,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结合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从纵断设计、地基处理、排水设计等方面阐述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相卫  华夏  曹筱影 《交通标准化》2006,(12):172-176
通过工程实践,阐述平原微丘区国省干线公路的现状和交通特点,量化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的判定标准.对照判定标准进行公路符合性评价,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供同类地区公路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46.
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实践中,透水框架群的促淤护滩效果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已有研究成果均集中在透水框架群及其周围水流特性和床面冲淤特征方面,而透水框架群护滩效果的衡量指标尚未见文献报导;此外,透水框架群不同平面布置形式对河床冲淤特征的影响远不清楚。通过概化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冲刷条件下透水框架群守护心滩的河床冲淤特性,提出了透水框架群护滩效果的衡量指标,并对比分析了透水框架群多种平面布置形式的冲淤特性和促淤保沙效果,提出了冲刷条件下,透水框架群护心滩的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7.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挤土夯扩素混凝土桩结合素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增加了桩端阻力及桩摩擦阻力,实现了单桩承载力大大提高的目的,缩短了桩长,节省了费用。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平原地区影响路基填土高度的因素,论证了在满足高速公路各项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路基高度的可行性和其具有的优势.认为采用低路基设计不但可满足使用要求,而且可降低高速公路造价,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处理城市道路路基的原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较差地质条件、不同填筑材料情况下,用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进行了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原位试验,分析了超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分层沉降、附加有效应力、路基深层土的侧向位移等数据。结果表明:在正常荷载作用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浅层应力向桩体集中,并通过桩向深层扩散,桩顶和桩底的刺入较为明显,有单桩效应;而对于搅拌桩,大部分桩间土和桩没有相对位移,形成了一个加固整体,应力在桩顶和桩底较集中,大部分荷载传到了桩底桩间土和下卧层中。  相似文献   
50.
针对目前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事故多发的现状,本文首先对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在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寻事故原因。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发生事故的事故原因主要是车速过快,混合交通相互干扰,视距不良等。并针对这些事故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对策,包括预先提示、速度控制、交通分离、交叉口处置以及宣传教育执法等方面。其中既包括了视错觉标线、减速丘、接入管理、路宅分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案及工程应用,也对限速标志、交叉口整治等传统技术措施针对穿村镇路段公路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只有将各种措施综合应用,综合治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