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8篇 |
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02篇 |
综合类 | 620篇 |
水路运输 | 1473篇 |
铁路运输 | 1531篇 |
综合运输 | 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4篇 |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352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384篇 |
2011年 | 402篇 |
2010年 | 314篇 |
2009年 | 274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339篇 |
2006年 | 281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772.
773.
774.
为进行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各项功能试验,在唐山修建了1.5 km的试验线.根据试验线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其牵引供电系统供电电压制式的选择,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设计原则、负荷容量的计算方法及主要电气设备.通过设计和试验,掌握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牵引变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及设备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775.
776.
吴俞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2):54-57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01型列车受当时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发展所限,其照明电路整流环节采用了以二极管为整流元件的桥式不控整流电路。由于该电路的固有缺点,其镇流器供电不可避免地带来功率因数低下和谐波干扰问题,导致供电不连续、电能浪费、低压控制电路受到谐波干扰。针对不控整流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不控整流器和电容之间接入直-直开关变换器,使原电路中增加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并对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此项设计提高原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以实现高效率、高性能、具有谐波抑制能力的电子照明回路。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因数可由原0.65左右提高到0.99左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型列车受当时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发展所限,其照明电路整流环节采用了以二极管为整流元件的桥式不控整流电路.由于该电路的固有缺点,其镇流器供电不可避免地带来功率因数低下和谐波干扰问题,导致供电不连续、电能浪费、低压控制电路受到谐波干扰.针对不控整流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不控整流器和电容之间接入直-直开关变换器,使原电路中增加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并对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此项设计提高原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以实现高效率、高性能、具有谐波抑制能力的电子照明回路.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因数可由原0.65左右提高到0.99左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7.
分析了地铁链接供电的特点.指出了当链接站点过多时,后备过流保护按照阶梯式原则整定的时限存在超出主变电所允许的最大时限的问题;提出了相互闭锁反向过流继电器新原理.应用此继电器,结合常规的光纤纵差和过流保护,从而构成一个完备的保护方案.不仅能链接任意多的站点,而不超出主变电所允许的最大时限,而且能简化系统接线方式,简化系统操作,有利于安全运行,且不增加额外投资. 相似文献
778.
使用自主研制的新型高光束质量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对U74钢轨进行相变硬化,并对硬化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半导体激光处理后的表面区域晶粒结构明显细化,硬化层硬度HV0/20可以达到800~900,比基体硬度提高3~4倍,沿半导体激光器光斑的不同轴向扫描对硬化层有很大影响,沿慢轴方向扫描得到的硬化层深度要远高于快轴方向的硬化层深度,硬度沿深度方向在过渡区附近迅速下降至基体硬度。实验表明,慢轴方向的相变硬化效率约为快轴方向的4倍。 相似文献
779.
分析了框架保护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保护的工作原理。对地铁电压型框架保护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动作配合值进行了设计。结合整定原则,对三种框架保护配置方案(牵引变电所分别配置1套、2套、3套框架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分析。推荐采用配置2套框架保护装置方案。 相似文献
780.
钢轨运行电位异常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是目前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钢轨电位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钢轨阻抗和回路电流是影响钢轨电位的主要因素。在运营维护过程中应注重确保钢轨回路的畅通,合理控制回路阻抗;可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控制最大回路电流,从而降低钢轨电位。对于钢轨电位特征及其保护配置方案需要结合系统运行实际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