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84篇
公路运输   312篇
综合类   122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145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能够全截面参与受力,在常遇荷载下不会产生裂缝。根据多年在高速公路预制箱梁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如何对预制箱梁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2.
箱梁预制节段吊装过程吊点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技术的完善和标准化,使我国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苏通大桥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预制吊装施工为例,对预制节段吊装进行受力分析。将吊装过程分为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平稳阶段,重点研究加速阶段与平稳阶段的吊点应力,得出吊点应力随起吊加速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对某高速公路工程 A1标1号桥 Y12#梁(30 m小箱梁)单片预制梁板进行了静载试验,主要是测试预制梁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工作性能,包括变形(挠度)、应变(应力),并对裂缝进行观测,将所测梁体挠度值和梁体开裂现象,与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验证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设计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北盘江大桥桥址处复杂的建桥条件和峡谷地区特殊的风环境,通过研究比选提出了采用"上弦刚接,下弦放松"的施工期钢桁梁连接方式,论述了该桥钢桁梁架设施工方案的确定过程,以及架设方案的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5.
结合国内某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实例,通过水锤模拟对输水管道进行典型工况分析,确定输水管道易发生爆管的薄弱地段,并判断其危险等级。结果表明:对长距离输水系统进行典型工况水锤模拟可有效判断管道薄弱位置,通过对爆管事故内因、外因分析可预测管道薄弱段发生事故时危害程度。针对不同工程特点进行长输管道运行薄弱段分析,可提高供水可靠性,为管道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陶伟  管会生  郭立昌  黄松和 《隧道建设》2014,34(12):1207-1214
盾构推进油缸的布局合理性关系到隧道管片拼装质量,在斜井隧道施工中则更为突出。以煤矿斜井双模式盾构为例,通过分析不同掘进模式和工况下推进油缸布局优化条件以及根据单个管片受力均匀、管片环整体受力平衡及各分区推力均方差最小的优化原则,完成推进油缸的位置及分区优化。推进油缸布局优化后,各管片受力均匀,衬砌环整体受力平衡,各分区推力相近,有利于避免管片被压溃,研究结果对盾构推进系统的选型和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预制桩因工期短、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在砂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后,由于桩的挤密效应,通过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应力,使得土体的强度提升,同时,因砂土的挤密效应也会使桩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8.
109.
由于医学图像生成容易受到空间时间影响,噪声较大,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硬分割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分割结果.模糊分类技术能很好地处理医学图像中的不确定性,却由于计算量大不能保证实时性.灰度统计方法和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引入,保证了初始聚类中心的准确性.又由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可并行的,将其改进并在图形处理器上完成计算,降低了算法迭代次数和计算时间,保证了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医学图像分割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通过运用解析法、一维、二维、三维数值模型对西安地铁某区间段盾构管片结构进行了位移、内力计算,旨在研究不同计算方法对同一问题结果的影响规律.其中,以日本惯用法为理论基础对该区间管片进行解析法求解;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管片进行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发现,四种方法对管片的位移和内力计算结果云图显示趋势基本一致.ANSYS三维模型的位移沉降值最大;二维模型的内力计算结果最大.因此,在控制沉降分析中应以三维模型计算结果为主,在配筋计算等设计环节应以二维模型计算结果为主.最后本文总结了各种算法的适用范围,得出的相关结论对盾构隧道设计给与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