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0篇
  免费   690篇
公路运输   2926篇
综合类   3875篇
水路运输   1839篇
铁路运输   5731篇
综合运输   44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861篇
  2012年   1354篇
  2011年   1292篇
  2010年   989篇
  2009年   837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1158篇
  2006年   1024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3 毫秒
521.
为探究复合改性技术提升混合生物沥青路用性能的工艺及机理,针对特定来源的SH型生物沥青,将其与石油沥青共混制备混合生物沥青后进行SBS/橡胶粉复合改性,研究改性顺序及改性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常规路用性能的影响、生物沥青掺量对改性剂溶胀特性与复合改性沥青高温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由此确定混合生物沥青复合改性工艺;利用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弯曲梁流变(BBR)和频率扫描(FS)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借助红外光谱(IR)化学官能团分析以及荧光显微镜(F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微观形貌观测分析揭示混合生物沥青复合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BS掺量为2.5%,橡胶粉掺量为18%(内掺)时,按照先SBS改性后橡胶粉改性的顺序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路用性能均较优;生物沥青掺量为15%时改性剂溶胀特性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性能均较佳;SBS/橡胶粉复合改性在显著提升混合生物沥青弹性恢复率与m值的同时还降低了其不可恢复柔量与劲度模量,即改善了混合生物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且此结果与FS复数模量主曲线结果相一致;生物沥青可有效增溶聚合物改性剂并增强聚合物相网络结构,从而显著提升沥青复合改性效果;对混合生物沥青进行SBS/橡胶粉复合改性后未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此复合改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沥青厂生产的复合改性沥青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522.
王立学  曾海权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43-148,M0016,M0017
顶推施工技术作为大跨度钢桁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其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而且在不影响既有线路正常运营。依托兰州市北滨河西延段工程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项目,从施工方法、措施、技术、安全、质量保证上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对顶推过程中钢桁梁的受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通过研究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与工艺流程要点,优化了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并节约工程造价,可为同类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3.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在秦皇岛市大修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序及现场质量控制要点,阐述了沥青冷再生技术的意义及冷再生混合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4.
改性沥青设备在作业中常见的故障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注意防止和处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故障,并在使用中积累必要的经验,是保证改性沥青(成套)设备安全生产及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25.
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被欧美列为高速公路第一养护方案,在国内也已经开始推广应用。文章介绍了国产超薄磨耗层施工专用设备的研制过程,通过对国内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分析以及与德国福格勒公司的进口设备对比,认为国内同步洒布摊铺机的研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26.
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项目针对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预报及地质灾害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形成了公路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预报成套技术,建立了公路地质灾害数据标准,构建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公路地质灾害监测实时分析处理和动态预报,为地质灾害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7.
某悬索桥加固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吊拉组合体系"法是加固悬索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以某悬索桥加固工程为例,通过对该桥技术和病害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吊拉组合体系"法的加固设计方案与结构计算方法,并介绍了相应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28.
根据广西桂柳高速公路管理处日常养护调查情况,选择柳州至王灵高速公路中三段脱空比较严重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采用板底压浆方式进行处治,从原材料质量、压浆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加以控制。通过板底压浆效果评定指标可以得出,压浆前、后路面板的传荷系数由68.6%增大至80.3%,脱空率由42.6%减少至13.3%,压浆效果良好,对处治板底脱空具有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9.
针对公路路基压实质量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结合已有的工程施工情况,总结出在路基压实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从筑路材料、压实设备、压实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30.
With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deployment of ITS technologies in urban areas throughout the world,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s have the ability to obtain and archive large amounts of data on the traffic system. These data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predict future conditions on the roadway network. A general solution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the optimal aggregation interval sizes for four scenarios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1) link travel time estimation, (2) corridor/route travel time estimation, (3) link travel time forecasting, and (4) corridor/route travel time forecasting. The methodology explicitly considers traffic dynamics and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s. A formulation based on mean square error (MSE) is developed for each of the scenarios and interpreted from a traffic flow perspective. The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the optimal aggregation size is based on (1)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estimated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predictor, (2)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and (3) the direct consider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nk travel time for corridor/route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demonstrated using travel time data from Houston, Texas, that were collected as part of the 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AVI) system of the Houston Transtar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aggregation size is a fun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and traffic condition.
Changho Choi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