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110篇
公路运输   567篇
综合类   392篇
水路运输   219篇
铁路运输   541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贵阳市西南环线二期位于城市中心区东南部,地形起伏大,属于旧路拓宽改建项目。针对项目特点,对总体思路、方案布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类似山区城市道路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东城大道是昆山“双环-四联-八射”快速路系统外环中东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快速化改造须开展总体方案设计研究.以功能需求分析为依托、交通量分析为支撑,梳理了沿线重要节点及控制物,特别针对两处现状隧道控制条件,提出了两个总体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与比选.最后综合考虑现状隧道、沿线高压铁塔及重要出行节点等控制因素,确定了总体方案和出入口布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3.
桃花南路为南昌市干线路网中的干线性主干道,同时也是一环线与二环线之间的连接线,九洲高架节点作为该通道中关键的转换节点,亟须与桃花南路同步进行提升改造.基于功能定位、交通量分析和现状条件,对立交改造进行了多方案设计和比选,涉及的方案和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44.
高速铁路由于运行速度快对铁路的平顺性要求很高,所以对铁路的控制测量相应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精度要求等存在一定的区别。该文主要介绍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精密工程平面控制网复测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5.
结合新建金华至台州铁路工程磐安至里林站区间隧道内车站设置方案研究,对车站联锁、运输调度指挥、集中监测等信号系统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6.
研究目的:分析既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找出适宜的测量技术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从新颁无砟轨道和时速200~250km有砟轨道工程测量的技术标准出发,对石太客运专线既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价。 研究结果:采用无砟轨道地段的现有隧道工程控制网,需重新建立符合时速200~250km有砟轨道工程测量技术要求的控制测量网。 研究结论: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既有工程控制网点,做好新建与既有工程控制网的衔接;做好测量技术方案设计,减少对已开工工程的影响,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7.
针对目前交通流检测设备布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助均匀设计方法,结合神经网络处理观测交通流数据,在设置数量有限制条件下,开展布设方案优化设计研究。方案设计力图在人力、物力投入最小的前提下,通过典型路段、交叉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组合,可以更多的获取交通流参数信息,全面、准确的反映城市交通流分布情况。选用了67的均匀设计表作为方案设计基础表,经过拟水平处理后设计优化方案,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交通量推断模型,判定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了实地交通流检测设备优化布设研究。通过研究可知,采取优选布设方案采集的交通量对检测路段交通量进行预测,相对偏差可以达到0.006。  相似文献   
148.
回流区水流运动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庆  金生 《水道港口》2004,25(2):64-68
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水流模型,模型中采用了高分辨率计算格式。依此模型计算了突扩引起的回流,获得的掺混区流速分布和回流区固定点水位、流速非恒定过程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9.
为给铁路旅客选择合理的旅行方案提供参考,以旅行目标值与换乘目标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值,考虑旅客从起点站出发、最终到达终到站、在中转站进出平衡的约束条件,建立旅客旅行换乘方案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分别给出旅行时间、换乘次数、票价、距离、到发时刻和综合指数6种目标权值的确定方法,提出最短路法和列车匹配法2种求解方法。最短路法是通过构造并简化旅客运输网络,求出网络上若干条次短路,再根据各条次短路上列车的接续,构造列车换乘方案网络图,根据该网络的目标权值确定最短路,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列车匹配法是根据列车运行图信息直接搜索发、到站的接续列车集合,求其两列车对应的重合停车站,根据重合停车站集合的情况选择迭代步数,剔除显然不利方案,构成换乘方案,根据方案的权值进行比选,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对2种算法均用C#编程实现,并用现有的全路客票数据进行检算。计算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能得到最优换乘方案;列车匹配法所用计算时间比最短路法少160 ms。  相似文献   
150.
编组站动态配流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如何从众多的解体方案中选择有利方案 ,这是编组站动态配流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文献 [3 ]的基础上 ,运用组合数学原理构造方案树 ,提出最大可能剩余量概念 ,导出计算公式 ,并以此作为方案值控制树的生长 ,进而利用回溯算法搜索有利方案。这样 ,本文连同文献 [2 ]、[3 ]一起 ,为配流问题的全面解决提供了完整的思路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