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7篇 |
免费 | 18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74篇 |
综合类 | 1090篇 |
水路运输 | 685篇 |
铁路运输 | 496篇 |
综合运输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19篇 |
2011年 | 308篇 |
2010年 | 210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210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1.
12.
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由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构成,并对各指标的含义做出解释,最后以北京地铁13号线部分车站作为实例,对技术性评价指标加以应用。论述一套合理的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有效解决公共交通换乘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从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角度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旅行速度、拥挤度两项指标的重要意义,并以当前我国典型的一线、二线城市轨道交通旅行速度、拥挤度的指标水平和提升过程为实例,分析这两项指标的计算方法、核心要素以及相互关系,从而提出新线开通运营前合理确定和开通运营后不断提升这两项核心指标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从优化司机站务人员站台作业标准流程、减少车辆开关门时间和同步延时时间、缩小列车区间运行时间余量等方面提高旅行速度;在开通初期可以通过增加上线列车数、中期可以通过提高旅行速度和折返效率的方法来降低列车拥挤度,而后期则需要研究采用大小交路套跑、上下行不对称运输、平行线路建设、新车增购等方式来从根本上降低列车拥挤度,不断提高乘客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郑伟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3,10(3):11-13
根据GSM-R无线网络切换的特点,对切换的几个关键技术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提出衡量GSM-R网络切换质量的几个关键指标,为网络优化提供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6.
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与计算上的难点,提出遗传算法,文中比较详细地比较了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遗传算子及工作过程,并对参数选择及其对收敛的影响作了探讨,最后以两个可靠性优化问题作了算例,验证了遗传算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电解电容器的老化筛选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并对筛选失效的电容进行了初步的机理分析,找到了容量超差,漏电流超值及其它失效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船舶总纵极限强度模糊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模糊数学和结构可靠性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传统随机可靠性理论的不足,并在常规模糊可靠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之间的转换关系,研究了模糊变量组合时的可靠性计算方法,拓展了模糊可靠性理论的使用范围.通过对模糊可靠度计算结果分析发现,模糊可靠性理论使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模糊变量组合在船舶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上的应用,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由于变量统计数据不足而导致的偏差,减少了很多繁复的数学运算.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影响耐压厚壁筒结构安全可靠性的因素颇多,而这些因素大多都具有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因此,利用结构可靠性方法来研究这些结构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人员的关注.在进行这些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时,由于各因素对结构失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关于各个因素对结构可靠性影响大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结构可靠性计算的直接积分法和灵敏度计算的最新成果,对压力厚壁筒的灵敏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耐压厚壁筒结构屈服应力和工作压力的微小波动对耐压厚壁筒结构失效的影响比其它三个因素的影响大得多,其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41.60%、29.01%,故建议在设计、制造、使用时,要严格控制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结构的计算研究对压力厚壁筒结构的设计、制造、使用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