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篇
  免费   153篇
公路运输   658篇
综合类   673篇
水路运输   384篇
铁路运输   714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多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分析了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武汉市在“十一五”期间做好“水文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2.
该文以莆田市荔港大道准快速路设计为实例,通过对“准快速路”这一道路类型的设计介绍,提出了一种介于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之间的经济、实用的城市道路设计思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准快速路设计的技术标准及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73.
兰州市深安黄河大桥拟建成一座大型城市景观桥梁,对景观和造型有较高的要求。该文从兰州市的自然状况、交通现状、自然景观和桥梁文化等方面阐述了该桥方案构想的基本思路。文章还对该桥的七个方案从创新、优化和美学诸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对比。  相似文献   
74.
该文以无锡市清明路运河桥工程为例,对岩溶地区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两种桩基方案进行了比较及选择。  相似文献   
75.
二灰稳定低液限粉土底基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霞  陈渊召 《公路》2007,(3):50-54
结合子洲~靖边高速公路4个合同段低液限粉土的情况,分别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该地区广泛存在的低液限粉土底基层稳定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低液限粉土稳定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取得了基本的研究参数。然后通过分析当前常用的路面底基层稳定土方案,对该地区的低液限粉土提出了稳定加固方案,并分析了加固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6.
驾驶行为研究模拟舱实验整体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AutoSim模拟舱的基本组成、功能的基础上,从交通系统组成的人、车、路的角度,提出了利用驾驶模拟舱进行驾驶行为研究的参数选择、数据库的结构、场景定制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77.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塔钢套箱首节段下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南塔钢套箱为哑铃形结构,首节段的整体下水是其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针对其结构特点介绍了南塔钢套箱首节段的下水条件、下水方案以及确保下水安全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8.
围绕测试场地建设、基础设施、测试能力、服务配套等方面,综合分析国内测试示范区发展现状及水平,归纳其面临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测试示范区统筹协调、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测试结果互认和数据共享、建立交流沟通机制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2019,39(4):633-641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80.
This article provides results on the net benefits generated from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Bohol Marine Triangle (BMT) in the Philippines. The BMT spans over 112,000 ha and its coastal ecosystems are rich in biodiversity and provid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to the coastal communities. With a 10% discount rate, the accumulated total net benefits for the BMT resources over a 10-year period is US$11.54 million. Tourism and the municipal fisheri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irect use values of the coastal and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BMT accounting for 44% and 39% of the total net benefits. Annual revenues attributed to ecosystems were as follows: coral reefs, US$1.26 million; beach/intertidal area, US$1.12 million; marine waters, US$646,501; mangrove, US$239,561; and seagrass, US$105,990. The large market values indic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local community on the BMT coastal and marine resources. In the same way, non-market values show the important life-support functions of coastal and marine ecosystems. The net benefits reflect the magnitude of potential losses due to improper management of coastal and marine resources in the BMT. This valuation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astal services to the BMT economy and draws attention to the benefits the local stakeholders derive from BMT coastal resources. Policy measures can now take into account these values to justify a 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coastal management efforts to sustain the flow of coastal services in the interest of curr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