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37篇
综合类   195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应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鼓型橡胶护舷防冲板的应力分布及变形趋势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模拟靠泊时经常出现的3种工况,得到了防冲板的受力结果有效应力图和变形图。并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较,为码头橡胶护舷防冲板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较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2.
主要研究橡胶轴承支承下大型转子系统在具有不对中故障时的静态特性。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并考虑了轴承不对中效应建立了系统的力学模型,根据橡胶轴承受力不均的特征提出了局部比压的概念。分析了某船舶螺旋桨—尾轴耦合系统的静态特性后发现,水平方向上轴承的不对中对轴承支反力的影响较小,而垂直方向上的不对中对支反力的影响较大,螺旋桨轴承的最大局部比压比平均比压大得多。结果同时显示在某些情况下,一定量的轴承不对中有可能改善橡胶轴承的受力和比压,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使轴承的受力和比压等静态特性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593.
橡胶沥青微观机理研究及其公路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橡胶沥青进行电镜分析,认为橡胶沥青形成机理可以解释为胶粉与基质沥青在高温条件下混合后同时发生物理和化学两种反应.胶粉颗粒发生物理溶胀反应,同时胶粉颗粒表面与基质沥青形成凝胶体,彼此相连形成似网状结构.对不同规格胶粉、不同胶粉掺量、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反应温度所生成的橡胶沥青进行对比试验,并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以及...  相似文献   
594.
利用粉煤灰和胶粉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以期得到粉煤灰和胶粉的合理用量。通过室内试验,根据不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胶粉沥青的性能,确定胶粉沥青的生产工艺,包括剪切温度、剪切时间、生产工序;分析了不同胶粉粒径、用量和粉煤灰用量对改性沥青针入度、低温延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影响改性沥青性能的胶粉粒径、最佳胶粉用量和粉煤灰用量。  相似文献   
595.
橡胶粉沥青混凝土罩面在干线公路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石油沥青掺加废旧橡胶粉拌制橡胶粉沥青砼,能明显改善沥青性能,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橡胶沥青砼性能优点和技术要求,阐述了有关罩面施工工艺及质量要点,为橡胶沥青砼在干线公路反射裂缝病害处治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6.
胶层厚度不均匀对板式橡胶支座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和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要求,系统地研究、分析了板式橡胶支座胶层厚度大小和胶层厚度不均匀对支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介绍了支座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和内部胶层裂纹萌生的过程及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97.
橡胶沥青产品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筑路材料,其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但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加州橡胶沥青产品的设计、生产、施工原理,为今后我国橡胶沥青的科学研究及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98.
橡胶沥青的掺量大小对沥青的性能和使用成本都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提高橡胶改性沥青掺量的同时兼顾其性能,本研究选择20%、30%、40%、50%4种掺量的橡胶改性沥青,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评价不同掺量的橡胶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并根据规范要求确定PG分级。通过拟合半对数坐标下车辙因子-温度曲线,对比了老化前后各个沥青的感温性。结果表明:高温流变性能方面,老化前后车辙因子大小均表现为40%RA>30%RA>50%RA>20%RA,当胶粉掺量超过40%以后,高温性能显著下降。随着胶粉掺量的提高,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先上升后下降,考虑高温性能,则胶粉掺量不宜超过40%。从半对数坐标的拟合结果来看,掺量在20%~40%之间时,胶粉能提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低温性能方面,随着胶粉掺量的提高,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和应力松弛能力逐渐增强。综合温度扫描试验和BBR试验的结果,得到4种胶粉改性沥青的PG分级结果:20%RA为PG82-22,30%RA/40%RA为PG88-28,50%RA为PG82-34。综合考虑性能和经济性,在实际工程中较为推荐30%掺量和40%...  相似文献   
599.
在季节性冻土区,冻融作用将改变桩周土体的强度,并诱发桩基发生病害,研制桩周土体置换材料,探明温度及冻融循环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对于季节性冻土区桩基冻融与冻胀病害的防治非常必要。利用橡胶颗粒、砂和聚氨酯胶黏剂制作试样;开展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条件下橡胶-砂胶结材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非线性拟合和回归分析,建立试样切线模量和切线泊松比与轴向、径向应变之间的拟合关系式;据此分析了橡胶-砂胶结材料试样在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温度及围压等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橡胶-砂胶结材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峰值点,为典型的应变硬化型材料;橡胶-砂胶结材料的切线模量介于2.0~9.0 MPa之间,温度对试样破坏强度和切线模量的影响较大,而冻融循环次数和低围压对试样破坏强度和切线模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橡胶-砂胶结材料试样的切线泊松比介于0.50~0.75之间,径向应变越大,切线泊松比也越大。相对而言,切线泊松比受冻融循环次数、温度及低围压的影响并不明显,可忽略不计。橡胶-砂胶结材料有望为季节性冻土区桩基冻融与冻胀病害防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00.
SMA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沧州市解放西路工程的概况,并介绍了橡胶沥青封层、SMA面层施工过程,以及SMA在城市道路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