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8篇
  免费   338篇
公路运输   658篇
综合类   560篇
水路运输   299篇
铁路运输   1517篇
综合运输   1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坡设计程序模块,实现多参数化的进站节能坡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车站坡段坡度、车站中心至节能坡变坡点距离、动车组编组质量、进站制动力使用系数、节能坡进入初始速度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进站节能坡的影响程度,为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
以北京在建地铁4、5号线、10号线一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实践为基础,分析以往地铁车站附属建筑设置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如车站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与城市道路红线、建设用地及文物的关系,以及通风亭和冷却塔的建筑形式等。最后得出结论:地铁车站附属建筑设置应结合城市道路近、远期规划科学设置,满足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人行道最小宽度要求。现状已实现规划的建设用地内尽量不安排车站附属建筑;位于城市待改造用地内,出入口、通风亭及部分通道应按临时建(构)筑物设计,待规划实施时,其改造方案可与建设项目统一设计;位于正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的建设用地内,车站附属建筑应与建设项目作一体化设计。旧城内车站附属建筑设计应做多方案比选,慎重抉择。环控专业应提早参与配合,设计前期应事先确定通风亭、冷却塔的建筑形式,以便预留合适的用地,做到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33.
通过地铁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实践,对地下车站各层板设置坡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过去的地铁车站设计中,几乎所有地下车站都采用的斜坡的设计,导致地铁车站设置在斜坡上,给设计、施工、运营造成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根据设置平坡后的排水思路,提出车站各层板及纵向水沟完全可以设计为平坡,并在深圳地铁3号线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地下车站中推广采用平坡,并建议修改规范。  相似文献   
34.
首次建立地铁车站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运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振弦传感器,对施工期间的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的车站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监测。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振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吻合良好,捕捉到车站结构上部路面塌陷时结构内部的应变变化,并且监测到地铁车站二衬结构的受力状态。基于水化热理论和混凝土早龄期徐变理论,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车站结构底板的温度和中层板混凝土早龄期徐变,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吻合较好,考虑混凝土早龄期徐变的结果与监测数据更加接近。此外,基于GIS技术,开发了地铁车站结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5.
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采用的B1型车三轨下部受电的特点,提出在土建设计时,不管转辙机安装在道岔内侧还是外侧,只需根据信号专业的要求,考虑转辙机安装空间的预留、限界专业的要求以及道岔内外侧的加宽量。对曲线进站、设有停车线及人防隔断门等的车站限界要点进行分析,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节省土建投资。  相似文献   
36.
探讨地铁车站单双层地铁站过河段沉降差,采用土的Coulomb-Mohr破坏与屈服准则建立模拟施工过程(包括土体自重变形、开挖、回填等)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得到施工过程引起的周围岩土应力变化、沉降变形以及地铁单双层过河段的沉降差值.单双层车站最大沉降控制在3 cm以内,最大沉降差控制在1 cm以内,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对二维计算结果进行校核,车站单双层的底板、顶板、侧板与中柱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况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7.
论述矿山法扩挖盾构隧道这种修建地铁车站的新技术.广州地铁6号线东山口站利用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过站和修建车站站台隧道之间的矛盾.结合东山口站的工程实践,分析该技术的特点及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8.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是铁路调度指挥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是提高铁路调度指挥效率、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针对沈阳铁路局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的车站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TDCS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39.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40.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完备而合理的原始数据是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基础。为解决客观环境及人为因素造成采集数据失真和影响可靠性的问题,一方面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弱化缓冲原理进行数据预处理,即从原始数据序列中提取出显著偏离序列的数据元素,采用二阶缓冲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弱化,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对应替代原始数据序列中被提取的数据;另一方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占用时间标准计算公式中的权重系数,以权重系数替代传统公式中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给出数据预处理方法和确定权重系数的具体步骤,并以重庆站成都方向至到发场第2股道的接车作业占用咽喉时间实际数据处理为例,验证了所给出方法可有效减轻随机扰动对原始数据采集的不利影响,使设备占用时间标准的确定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