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5篇 |
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21篇 |
综合类 | 253篇 |
水路运输 | 153篇 |
铁路运输 | 141篇 |
综合运输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依据实测的路面结构层层底的应变值,采用正交异性单元模拟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复杂接触状况,通过调整相关单元参数可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统一起来.提高了路面结构理论计算的可靠性,为深入研究路面结构其它力学指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对限界依据标准、公式计算、动态仿真和试验验证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另外以CRH3动车组的限界设计和试验为例,利用西门子应用的动力学综合模拟方法进行车辆限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证明侧风大小对动车组的横向位移量其主导作用,试验结果证明运行速度对动车组横向位移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3.
为测试悬浮隧道在洋流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根据流场相似准则和弹性相似准则以及试验条件恰当地进行模型试验设计.考虑到实际流场洋流方向的不确定性,以圆形截面悬浮隧道进行试验,通过测试洋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管段的应变情况获得悬浮隧道的力学行为.试验模拟测试了在各种不同流速条件下,单节悬浮隧道管段在分别布置2组锚索支撑和布置3组锚索支撑时,悬浮隧道管体结构环向应变和轴向应变及张力腿锚索的轴力.试验表明:(1)管段外侧环向应变较内侧大,内外侧轴向应变相差不大;迎流面环向应变较背流面大,迎流面轴向应变较背流面小;外侧顶面环向应变与底面环向应变相差不大,外侧顶面轴向应变与底面轴向应变也相差不大;(2)增加支撑锚索数量能减小管段结构和锚索的受力;随着流速增加,管段上相同测点的轴向应变、环向应变都随流速的增大呈线性关系变化;(3)管段相同侧锚索轴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受力变化并不均匀,迎流面侧锚索所受拉力随流速增大而线性增大,背流面位置处锚索所受拉力随流速增大呈线性减小后变为压力. 相似文献
114.
115.
振弦式应变计测试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混凝土试件中埋入振弦式应变计测试线膨胀系数的方法,并将测试结果与直接加热法进行了对比,证明本方法测试结果可信,且操作简便。采用本方法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230d的长期测试,得到了混凝土线膨胀系数随龄期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在早龄期(2~3d)变化较为剧烈,后期趋向均匀,并略有减小,与现有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16.
应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构建了微切削第一变形区的力学模型,在此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变形区几何尺寸的分析预测方法和影响因素,得出当材料的内禀长度l越小,即材料相对均匀时,第一变形区厚度赿小.当切削厚度增大时,第一变形区的长度增大.设计了正交切削实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给量的增大,第一变形区厚度减小而第一变形区的长度反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7.
关超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5):10-14
本文以软粘土这种流变性和结构性均较强的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塑改变土体的天然原始结构,研究结构性变化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应变、应变速率、粘滞系数等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总结出结构性差异对流变力学性质的宏观影响。 相似文献
118.
Francis等对单向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EMC)层合板在热激活温度下的折叠变形过程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板的整个弯曲过程都存在半波长,且其值恒定不变.实际上,小曲率条件下纤维的微屈曲还没有发生,半波长根本不存在.本文指出其研究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结果表明:纤维微屈曲半波长与板的弯曲曲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小曲率阶段,因超出模型的适用范围被视为无效曲线;在大于小曲率的阶段,随着曲率的增加,半波长趋于稳定,同时该曲线能初步识别出模型的适用与非适用曲率范围.事实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结果更加符合FMr屋全柏酌弯曲空际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动车组的动车车轴和拖车车轴的应变模态分析结果,结合线路实测数据,运用模态叠加法对动车组车轴进行了动应力的仿真计算,得出了两种车轴上相应测点的应力时间历程,并与线路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仿真计算得到的测点应力时间历程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将应变模态与测试数据结合计算动应力的可行性,可以进一步开展疲劳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0.
在介绍TDC应变测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PSΦ21的应变测试传感器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基于PSΦ21和GPRS DTU的金属结构智能应变测试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电路简单、价格便宜,无线传输无距离限制等优势.通过试验对传感器进行了动静态性能及无线传输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测试精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