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4篇
  免费   353篇
公路运输   1707篇
综合类   1598篇
水路运输   931篇
铁路运输   689篇
综合运输   15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31.
为验证ESS方法的有效性,以装甲钢T型焊接接头为对象,进行了仿真计算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ESS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试验与计算误差为18.8%.基于ESS法及静态应力恢复原理,对重载浴盆货车车体关键焊缝进行了疲劳仿真分析,获得了ESS分布规律及仿真结果,其中枕梁上盖板与中梁焊缝计算里程约为2 886万公里,有较高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832.
针对万州晒网坝滑坡地质勘查与长期监测滑移趋势不一致的现状,进行滑移机理跟踪,并通过物探验证跟踪结论。研究了135~175 m范围变化库水位及24 h强降水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真实滑移面地质状况,纠正了地勘存在的不足,同时分析了滑移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该滑坡整体稳定、局部缓慢滑移;并提出了埋入式抗滑桩、裂隙封闭及地表排水的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833.
建立包含橡胶件的弹性车轮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软件仿真模拟弹性车轮组装过程.分析橡胶材料的力学特性,采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模拟其超弹性特性,考虑橡胶件大变形且不可压缩特性,建立多个接触关系和变步长反复迭代方法以保证计算收敛和缩减计算规模,研究压装过程各部件应力变化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压装完成后弹性车轮整体最大von-Mises应力为129.1 MPa,出现在压环与轮心过盈配合面处;最大径向应力为143.3 MPa,出现在轮心辐板圆弧过渡处.压装完成后弹性橡胶件最大von-Mises应力为8.1 MPa,径向应力均处于压缩状态.压装完成后轮毂与橡胶接触面应力在边缘位置处较大,轮缘侧应力略大于另一侧,且边缘位置应力大于中心位置处应力3倍.压装过程中轮心辐板位置最大应力随压装进行逐渐变小,最大应力位置逐渐靠近辐板厚度较薄的圆弧过渡处.压装应力作为车轮运营过程中的预应力.  相似文献   
83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一款司机座椅在不同线路上进行调研,获得列车司机对司机座椅的问题反馈,对比分析UIC651:2002和TB/T 3264:2011设计标准,对司机座椅进行了几何适配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人体尺寸特征,进行了静应力分析和主观性评价.获得了此种司机座椅的适合中国成年男子人体尺寸特征的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835.
基于Mindlin问题的位移解导出了拉拔荷载作用下砂浆锚杆的剪应力分布和轴力分布的弹性解.依托岢临高速公路某黄土隧道,通过现场试验得出边墙系统锚杆的极限拉拔力,分析了拉拔荷载作用下边墙系统锚杆的受力特性;探讨了不同土体性质下砂浆锚杆剪应力及轴力的分布形式.研究成果为黄土隧道系统锚杆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formula for prediction of the dynamic hardening effect for various marine structural steels, considering dependencies on the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Dynamic tensile tests are carried out for three kinds of marine steels, 2W50, EH36, and DH36, changing the steel layer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the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Considering two thickness layers at the middle and surface, five strain rate levels of 0.001/s, 1/s, 10/s, 100/s, and 200/s, three temperature levels of LT (−40 °C), RT, and HT (200 °C), and two repetit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tests is 180. Dynamic hardening is clearly seen at LT and RT regardless of the material type, while dynamic strain aging occurs at HT, leads to negative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and thus elevates the quasi-static flow stress above the dynamic flow stress to a certain strain rate. Dynamic hardening factors (DHFs) are derived as a function of the proof strains of 0.05, 0.10, and 0.15 according to each material type and temperature level. A new formula to determine the material constant D of Cowper–Symonds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develop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formula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est flow stress curves and reference test data in large plastic strain and high strain rate ranges.  相似文献   
837.
采用级配不合格的机制砂与河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了合格的混合砂,研究了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并采用化学结合水法、热重分析法以及S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混合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砂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要低于纯河砂混凝土试件,且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变化趋势随机制砂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耐蚀系数随机制砂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原因是提高机制砂的比例会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导致抗压强度比变化不大;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砂的级配不同,同时混合砂中的石粉可参与胶凝材料的水化进程,混合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是这两因素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38.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中驾驶人的应激响应操作时间特性,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了测试平台,对28名驾驶人在不同应激场景下的应激操作时间进行了研究.不同应激场景下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熟练驾驶人的应激操作时间要小于熟练驾驶人,且时间值较为稳定.青年驾驶人的操作时间值最小,且数据最为稳定.此外,随着车速的上升,驾驶人操作时间呈现下降趋势,两者之间符合对数函数关系.以驾驶经验、驾驶人年龄和车速为自变量,采用对数函数的多元线性预测模型能够对驾驶人的应激操作时间进行准确预测,被试样本实测值落在预测区间的比例达到了98.37%.  相似文献   
839.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态动力学加载方法,模拟冲击压路机破裂稳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冲压效果,探讨冲压荷载作用下土基中的应力传递规律和沉降变形.结果表明:在土基顶面以下5 m深度处由冲压荷载引起的土基竖向应力和位移均接近于0,冲压荷载的影响深度不超过5 m;冲压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工作区为2.25 m深度范围内,埋深超过2.25 m的构造物理论上不受冲压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0.
应用DEFORM软件对曲轴滚压模型进行滚压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在滚压过程中危险部位的滚压应力和残余情况,以及滚压参数(滚压圈数、滚压速度、滚轮半径等)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接着对曲轴模型进行疲劳强度分析,研究其在受载情况下轴颈部位的应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圆角滚压技术是提高曲轴疲劳强度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曲轴表面粗糙度、提高硬度,还可以减少应力集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