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567篇
综合类   359篇
水路运输   247篇
铁路运输   267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61.
ABSTRACT

Modal shift from road haulage to short sea shipping (SSS) has been advocated by authorities and researchers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modal shift and pinpoints path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opics in six categories: (1) factors influencing SSS competitiveness, (2) the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 (3)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4) SSS performance, (5) port characteristics, and (6) the multi-agent perspective. In particular, we propose first, in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SS versus road haulage in different trade corridors, three performance-related dimensions – the economic dimension (e.g. external costs), 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and the dimension of service quality – should be considered. Second, researchers should use rich, real-world, numerical data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techniques to identify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drivers and barriers for a modal shift from road haulage to SSS. Third proposed direction is related to assessing which groups of actors certain policies should target. In doing so, researchers should extend their policy-related focus beyond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has long encompassed the major geopolitical scope of research on the modal shift. Fourth, to moderate the advers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on SSS, strategic solutions need to be identified. Fifth,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 influence of contingencies, particularly port strikes and cyberattacks, on SSS operations and approaches for managing them should be investigated. Sixth,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dvantages of coordination and alliance for each transport chain agent need to b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962.
针对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结构因采用混凝土短轨枕而难以到达设计减振效果的问题,借鉴高速铁路建设经验,将双块式轨枕与点支撑道床有效结合,研发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双块式点支撑浮置板道床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该系统的减振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双块式点支撑浮置板道床结构有利于轨底坡的保持,便于轨排的组装,可以改善轮轨受力;车速80~120 km/h时,双块式点支撑浮置板道床结构试验段的减振效果达到14 dB以上,减振效果良好;该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63.
目录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化对钢管混凝土桥塔的认识,推动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缆索承重桥梁桥塔中的应用,首先对钢管混凝土桥塔的工程应用情况及其一般构造进行了梳理,讨论了目前钢管混凝土桥塔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造简单、施工高效的角度对现有钢管混凝土桥塔构造进行了优化。而后对钢管混凝土桥塔钢壁板的局部屈曲性能及塔柱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给出了推荐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桥塔和钢桥塔的对比,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桥塔的技术特点和经济性。结果表明:由于对钢与混凝土共同承载机理认识不够深入、受混凝土单侧约束钢板的局部屈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钢混界面传力性能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目前钢管混凝土桥塔的构造过于复杂,施工高效性较差;构造优化后的PBL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桥塔的加劲构造、钢混连接构造更加简洁,钢壁板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更强,无需配筋设计,能够节约用钢量、简化钢结构制造流程及现场安装工序,提高桥塔的工业化制造及装配化施工水平;考虑局部屈曲影响的加劲钢壁板构造设计方法和钢管混凝土桥塔承载力计算方法更加安全、合理;钢管混凝土桥塔具有设计灵活性、施工高效性和承灾高韧性,建设成本及养护成本远低于钢桥塔,在经济性上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桥塔可展开竞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4.
冰雪路面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交通行业面对的难题,对冰雪路面运营风险进行智能管控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冰雪路面智能管控技术的应用,明确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综述了国内外冰雪路面智能管控的相关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冰雪对交通带来的影响,揭示了人、车、路三者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明确了冰雪路面交通事故的根本诱因是由冰雪导致的路面摩擦特性下降;然后,讨论了冰雪路面的胎-冰-路摩擦机理、影响因素、预估模型及其评价方法;进而,对比分析了路表冰雪状态感知技术的多种原理及其适用性,提出了可以用于智能管控的冰雪感知技术要求;最后,总结归纳了常见的冰雪路面运营的静态、动态风险管控方式,其中静态管控方式包括气象法、历史事故数据法和力学特性法,动态方式包括动力学特性法、交通流特性法和综合风险分析法,综合风险分析法可以表征道路运营风险的多因素动态变化,是未来冰雪路面智能管控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65.
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是交通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研究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网络韧性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出版刊物分布、热点关键词等特征进行分析,以系统梳理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发展历程,并归纳总结公共交通网络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次,从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定义出发,对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评估、韧性优化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一方面对公共交通韧性评估的核心内容,包括韧性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中断建模及中断流重分配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从灾前预防策略与灾后恢复策略2个方面梳理了公共交通韧性提升相关研究。最后,系统总结现有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从韧性评估方法创新、中断建模改进、恢复模型探索等方面对未来公共交通韧性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66.
运用谐波叠加法建立了C级路面模型,通过模拟迭代将路面不平时间历程转化为激振器的驱动信号,并应用于道路模拟的摩托车平顺性试验测试中。采用两通道轮胎耦合道路模拟试验机对摩托车系统进行了振动试验,分别对驾驶员座垫、脚踏、手把和行李箱位置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行李箱处的振动最大,手把位置和脚踏位置的振动次之,座垫处的振动最小。  相似文献   
967.
公路隧道由于结构特殊性,导致其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路段.适宜的隧道景观可以有效缓解驾驶人的不适心理,合理的隧道洞口景观还能缓和行车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由于缺乏成熟的设计体系和详细的行业规范,隧道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效果把控困难.目前部分设计未充分考虑驾驶特性,使隧道景观在行车安全方面的作用未...  相似文献   
968.
徐向阳  吕黄  姚三 《水运工程》2012,(6):179-182
结合某港口工程桩基试验项目,对2组大直径钢管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并通过桩身预埋的应变式钢筋计测试桩身轴力分布,分析了深厚沉积层中大直径钢管桩的轴向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969.
大型耙吸挖泥船装舱效果的好坏是关系挖泥船生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针对装舱系统中管系走向、分流方式、消能箱的设置位置、喷口朝向、溢流形式等进行了优化分析论证,提出了有效装舱系统新的设计思路,达到节能减排与提高生产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970.
襄阳汉江三桥主桥索塔上塔柱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斜拉索锚固区构造和受力状态均较为复杂。通过制作索塔第25节段的足尺模型进行加载试验,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及理论分析,对斜拉索索塔锚固区的应力大小、应力分布、应力流方向等局部应力状态以及抗裂性、承载力进行研究,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确保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加载至最大荷载1.7 P时,模型结构仍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模型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可见裂缝,说明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度,索塔锚固区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