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587篇
综合类   374篇
水路运输   296篇
铁路运输   607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方怡  何常红 《电气化铁道》2013,(6):37-40,44
论述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从主站、子站及通信网络3个方面比较了监控系统的各种方案,最后探讨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终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23.
针对传统调车信号机灯丝转换报警电路存在不能实时监测副灯丝状态、报警显示不能精确到具体故障灯位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调车信号机灯丝转换报警方法。采用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器、电压互感器为监测元件、电压跟随器和反相比较器组成断丝信号处理电路、RS-485总线为报警信号传输电路。该方法与传统电路相比增加了灯丝暖丝电路、故障灯位显示和故障信号处理电路,提高电路性能,降低电路成本,增强电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
为修复已磨损的推瘤刀,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熔覆试验最优激光功率、离焦量和扫描速度分别为1.6kW,20 mm和4mm·s-1;据此进行相关的激光熔覆修复实验.熔覆材料以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为主,随着碳化钨(WC)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大,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25%时,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分别达到最大值648.7 HV和3.49;在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和WC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稀土CeO2粉末后,熔覆层深度小于1.0mm部分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超过700HV,能够满足推瘤刀刃口处硬度为56HRC的要求;稀土CeO2粉末的添加量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不大;当WC粉末和稀土CeO2粉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5%时,熔覆层的磨损失重仅为3.4 mg.  相似文献   
25.
伺服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保障机床正常运转,一旦发生故障,影响范围及后果极大。文章介绍了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以及伺服系统故障类型,阐述了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常见故障的基本维修流程和常用维修方法,最后归纳总结了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
通过上海某水厂基坑的咬合桩围护施工,分析了在含承压水的复杂软土地层中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进行硬切割成孔的咬合式排桩施工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采用的相应施工措施和施工要点,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
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区钢轨运营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2种道岔区典型尖轨廓形。建立轮轨接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尖轨廓形对应力分布特征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尖轨轨肩较低时将导致接触区域集中分布于非工作边侧,形成较高的应力水平,大幅增加产生接触伤损的风险,而采用设计廓形的尖轨应力水平较低,接触区域分布合理。尖轨廓形对道岔区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道岔区基本轨采用60N廓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道岔区动力学性能。建议高速铁路道岔区尖轨、心轨机加工段廓形仍沿用现有尺寸参数,轨件非加工段采用60N廓形。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列车高速直向过岔平稳性,将60N钢轨廓形及新设计的尖轨廓形应用于18号高速道岔转辙器部分,应用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与CHN60高速道岔转辙器动力特性进行对比。仿真计算结果表明:60N高速道岔转辙器部分轮载过渡段起点前移,轮载过渡时间增长;车辆直向经过道岔转辙器时的滚动圆半径差、轮对横移量和钢轨横向接触点外移幅值均减小,轮对蛇形运动幅度减小,行车平稳性得到提高;轮轨最大横向力由6.12 kN降低至4.75 kN,轮轨横向相互作用力减弱;车轮脱轨系数、车体横向加速度略有减小,轮轨垂向力、车轮减载率和车体垂向加速度变化不大,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29.
以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区间隧道为例,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超长过海区间隧道方案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需要研究的内容,从线位方向、断面形式、施工方法、防灾救援、给排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并重点对隧道掘进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门中的丝杆锁闭装置长期受到往复冲击和磨损而传统方法难以有效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的监测方法。在机械旋转机构上进行标记,采用圆点标记和直线段标记,分别对圆点和线段进行检测,计算出旋转偏离角度值;对摄像头采集到的轨道车门锁旋转机构图片,通过离散余弦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利用阈值分割进行图像二值化,然后对特征标记进行捕获,从而获得角度信息;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门锁安全的判断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圆点标记比线段标记更易检测,角度值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