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7篇
  免费   755篇
公路运输   3310篇
综合类   2041篇
水路运输   1586篇
铁路运输   2692篇
综合运输   22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923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775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接触网交流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牵引供电网络交流防冰与融冰回路的简化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了接触网交流防冰与融冰的原理理论,比较研究了电阻器限流模式与电抗器限流模式的防冰与融冰方案,提出通过控制限流电阻器的阻值,促使整个防冰与融冰回路的阻抗发生变化,改变防冰与融冰电流的大小,产生焦耳热防止接触网覆冰或融化覆冰,实现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功能。  相似文献   
142.
基于线阵相机的接触轨几何参数动态检测系统,采用高速线阵相机,通过光切法,获取接触轨目标图像,采用双目成像检测原理,同时结合车体偏移补偿,精确测量接触轨几何参数,采用实时定位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43.
针对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测试案例的特点和生成过程,提出了UML建模技术在测试案例生成中的应用.说明了利用这种方法生成测试案例的优势,介绍了生成测试案例的总体思路.测试案例的生成分为两步,即功能特征的提取和基于UML建模的测试案例生成.从UML的静态建模分析和动态建模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具体实现过程,并举例说明了UM...  相似文献   
144.
以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为背景,总结了目前客运专线隧道常见的几种洞门及缓冲结构形式,并根据本线隧道洞口地形高、陡的特点,提出了平导式缓冲结构,并对其设置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比选确定了合理的设置参数,供业内人士进行相关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5.
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的施工经验,对拱肋竖转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与检算,并对竖转施工控制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6.
武广英德西站是我国第一个高铁营业线的新建车站工程,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高。详细介绍了英德西站施工中有关安全方面的一些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经验,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对某高铁客运专线特大桥桥梁在曲线位置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换板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该技术避免了对无缝钢轨长线切割、钢轨长线扣件松脱、钢轨翻离道床等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时间,同时减少了经济损失,可以在今后的铁路工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换板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8.
基于深部巷道工程由于其复杂的赋存条件和应力环境使得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深部巷道工程的需要,采用松动圈理论对冬瓜山采矿巷道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对松动圈支护理论及松动圈测试进行研究,将不同地方围岩破坏情况(松动圈值)分为松动圈基准值(Lp1)和关键点松动圈值(Lp2),作为支护参数设计的量化指标,对巷道不同地方采取有区别的支护。将其运用于深部采矿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位移监测验证了松动圈支护技术在深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9.
分析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选配的现状,指出车辆选配主要集中在常规制式车型上,虽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基本需求相适应,但也存在基于预测客流选配车辆的盲目性、相互攀比性以及忽视车辆综合拥有成本、保持适度规模与适度组合等问题。因此,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线网层级划分的选配理论及优先发展策略,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配提供清晰的思路及合理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50.
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机场线运营模式及机场航站楼轨道交通车站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北京市新机场的选址和规模,提出北京市新机场线的运营模式和车站布置。在总结国际先进机场系统车站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车站分布要求,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